,筹建僧兵,决心在都城之下决战隋兵。
交趾城中有十八个寺庙,终年礼佛共香,也有好习兵器刀棒的武僧,为林邑国国王所敬重。如今梵志自知不是隋军对手,便请来十八位庙主,共商大事。
十八庙的庙主如同中原的方丈、主持,本是出家之人,不问世间凡事,被梵志请来,一个个低头不语,手握念珠,纹丝不动。
梵志言道:“如今隋兵乘胜而来,战象蛮兵皆不能挡,所以请诸位庙主,出兵相救。”
十八位庙主之中,多是吃斋念佛的和尚,不懂兵事,一位庙主说道:“我等出家之人,手无缚鸡之力,怎能充当兵士,更不敢大开杀戒。”
梵志说:“不是朕不敬佛,平日里你们供奉皇家香火,如今国家有难,诸位高僧岂能冷眼旁观?”
这十八庙主麾下弟子多达几千人,虽然弟子众多,可都不是带兵打仗的人选,又不敢抗旨不尊,一个个满脸为难,有口难言。
众人都在愁眉苦脸之时,只见大罗寺的庙主阮丹,站起身来:“陛下,既然大隋的人马兵临城下,我大罗寺武僧愿意效忠朝廷,上阵交战!”
十八庙主一看阮丹发话,吓得嘴里只念阿弥陀佛。这阮丹乃是武僧出身,功夫了得,脾气又极为火爆,其他的庙主谁也不敢劝说。
梵志道:“庙主果真能上阵杀敌?”
阮丹道:“阿弥陀佛,贫僧阮丹略习武艺,原为主将,为陛下出战。”
梵志大喜:“阮丹庙主,忠心为国,朕即命你率兵出战,得胜之日,庙主便是十八庙主之首,林邑国佛家正宗。”
“多谢陛下。”
三日之后,钦州总管宁长才与刘方、慕容三藏会合,率隋兵杀到交趾,两军在城下排兵列阵。刘方、慕容三藏、宁长才顶盔带甲,立马战前。只见交趾城门大开,只见蛮兵在前,僧兵在后,两队人马一次排开。
刘方、慕容三藏、宁长才三人定睛观瞧,心中一阵疑惑,蛮兵的能耐已经见识,而交趾城竟冒出一列僧兵,这让隋军主将有些意外。只见僧兵之中,催马而出一名战将,此人与众多蛮人、土人不同,身材高大,八尺开外,鹰目朗视,鼻尖唇薄,光头无法不戴盔,身着兽头牛皮铠,掌中一口长柄鸡爪镰,锋光崭露,胯下坐骑像驴、像骡,又像马,也不知是什么杂生混血,名曰“四不象”。这员战将,便是武僧阮丹。
与众僧兵一比较,这才看出,此人应是习武的高僧。在梵志怂恿之下,如今交趾城的和尚都卸了袈裟,换上铠甲,刀棒林立,应对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