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便被官军收复。河间王杨弘传令招榜安民,归附贼众一概优待,使得隋军大得人心。
姑苏大捷,不过两日,捷报传至建康,杨广得报大喜,对宇文述、裴蕴言道:“天助我也。”众人皆是称道不已。
潘徽言道:“如今官军安民,人心归附,在下以为可请智顗大师讲经,再请萧妃娘娘参拜同泰寺。”
杨广问道:“为何萧妃非要参拜同泰寺?”
潘徽道:“当年南朝梁武帝萧衍,爱民如子,恩泽百姓。曾经三去同泰寺请为僧奴,一心向佛,虔诚感人。萧妃乃梁武帝玄孙女,血脉正统,名望犹在。王妃若能效仿梁武帝,敬佛爱民,感动江南百姓,何愁殿下恩惠不再?”
不等潘徽往下说,杨广先说道:“再让智顗大师同泰寺做法讲经,此事天衣无缝。”
潘徽双手作揖,躬身言道:“殿下才智过人,老朽所想,已被殿下说出。”众人大喜,即刻准备,四请智顗大师。
此次杨广与萧珺同乘车撵,宇文述、潘徽、裴蕴等人一起来至宅光寺,兵甲护卫,仪仗威武,清水泼街,铜锣开道,好生气派。
宅光寺众僧得知晋王又来,赶忙迎接。主持寺中大小事务的灌顶和尚,匆匆来至门口,躬身迎接。
杨广与萧珺下了车辇,随行官员陪同而至。杨广问道:“智顗大师可在后院?”
灌顶和尚面带为难,隐隐说道:“师傅昨晚礼佛之后,已经离寺。”
“什么?杨广脸色大变,问道:“大师走了?去哪里了?”
灌顶答道:“师傅去了庐山,临行曾说自己受过‘不持金钱戒’,平生只修苦行,若碰了殿下金银馈赠,便毁了修行。数箱礼物,分文未动,只待殿下再来之时悉数取回。”
摆下如此大的排场,却是人去房空,使得杨广怒上心头,暗想难道不请这老和尚就治不了江南不成,传下口谕,返回行宫。
众人败兴而归,杨广在行宫气得来回踱步,破口大骂:“智顗这个老秃驴,几次三番目无本王,未免有些忒猖狂了吧。”
正巧潘徽不在,宇文述劝道:“殿下一向礼贤下士,笼得人心,万不可坏了声誉,若让潘徽看到,岂不适得其反。”
杨广鼻子直冒粗气,言道:“你去请一次,本王请三次,四番邀请,竟然目中无人,难道老秃驴真把自己当诸葛亮了?”
“治大国者,若烹小鲜,殿下雄心可见,但雄心一半是耐心。”宇文述又道:“趁智顗出行不远,臣愿去将其追回。”
这时只听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