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朝廷欲招抚安民,又不解江南百姓的心情,故而烦请先生讨教良策。”
潘徽摸了一把胡子,言道:“皇上减佛兴儒,触犯士族,非是定一两条计谋,就能够平息呀。”
杨广见潘徽摆起了架子,又谦虚问道:“先生乃江南名士,德高望重,先生若不相助,江南百姓岂不更在水火之中?”
潘徽只是叹气摇头,杨广站起身来,双手作揖,行鞠躬大礼:“晚辈恳请先生出山相助,只为江南长治久安,还望先生念社稷大义,万莫推辞。”
宇文述、裴蕴一看潘徽百般刁难,也频使眼色,潘徽是官场老油条,不拿捏杨广一把,担心日后不得晋王重用。见杨广大礼相请,才说道:“潘徽才疏学浅,并非诸葛在世,殿下何必行此大礼。”
杨广一看潘徽这才动容,顿时喜上眉梢,宇文述、裴蕴在旁边也好言相劝,潘徽这才答应,随杨广为王府幕僚。
众人一起返回城内,路上宇文述是把潘徽看得十分透彻,暗自对杨广说道:“潘徽老儿,自持才高,穷酸架子,殿下厚礼相待,才好使唤。”杨广听了宇文述之计,一路之上对潘徽是问长问短,问寒问暖,捧的潘徽不亦乐乎。
回到建康行宫,杨广把潘徽奉若贵宾,单独请到府中叙谈,丫鬟敬嫣一看有客人到来,正想沏茶,杨广言道:“你且退下,让王妃来为潘先生敬茶。”
丫鬟敬嫣回到后房,告知萧珺:“殿下不知请来何方圣贤,命娘娘亲自奉茶。”
“你看那是个何许人物?”
“我看是个穷酸老头,走起路来大摇大摆,好生狂妄。”
萧珺这时心里有了分寸。亲自端上几碗茗茶,姗姗而来。杨广与潘徽正在商议如何去请智顗和尚,见萧珺亲自奉茶,杨广为潘徽引荐道:“这是本王的妃子萧珺。”萧珺双手合腰行了万福,潘徽闻听王妃是萧氏,问道:“娘娘是江陵萧氏?还是建康萧氏?”
萧珺言道:“萧珺乃是江陵萧氏。”
潘徽打量了一下萧珺,伸臂作揖,躬身大礼:“请娘娘受在下一拜。”这才是:
穷酸大儒逞猖狂,自拿才高气质扬。
若非萧家名望在,岂能拜妃不拜王?
潘徽得知萧珺是江陵萧氏,不由站起身来,行大礼拜见,杨广、萧珺大感意外。
“先生如此大礼,岂能受得?”萧珺问道。
潘徽言道:“在下少年之时,曾师从郑灼学《礼》、拜师施公学《诗》、跟随张冲学《书》,又拜在张讥门下研读《庄》、《老》,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