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第二路婺州汪文进、第三路姑苏沈玄懀(wèi)、第四路乐安蔡道人、第五路泉州王国庆。北至江淮,南到闽浙,揭竿起义,反抗隋朝,隋文帝命越国公杨素在江浙平定民乱。
越国公杨素在江东围剿起义军,一连数日不得安生,整日忙于军务,得知杨广收复岭南,班师归来,特意到杭州府外,迎接王驾。
众人相见,互施礼毕,晋王杨广,王妃萧珺、河间王杨弘、越国公杨素等人一同到了行宫府院之内品茶叙谈。杨广言道:“今从岭南班师,沿途之上见不少百姓四处流离,难道此次民变就如此厉害?”
杨素摸了摸羊角胡子,从桌案之上拿起一个竹筒,交予杨广,言道:“这封竹筒信,是讨伐浙东的将士把战报装于桶内,借溪流冲出千里之远,才被人捡到。”
“哦?”杨广十分惊奇,打开竹筒细看,信中所写平乱激战,艰苦异常,杨广又递与杨弘等人传看。杨广道:“民乱如此激烈,缘何引起?”
杨素道:“去年收复江南之后,朝廷在江南封寺逐僧,废除佛教,大兴儒教。可是江南各地寺庙禅院近五百所,如今只剩七十所,百姓又信奉佛教,故而弄得民心大乱,众叛亲离。”
杨广离京之前,隋文帝杨坚就曾叮嘱要施行怀柔之策,重兴佛教。杨广言道:“本王决定先到建康,料理重兴佛教之事。”
杨素道:“若能尽快恢复佛堂寺院最好,只要民心安定,反贼也僵持不了多久。”
杨广点了点头,对杨素说道:“越国公在江东交战艰苦异常,我命大将鱼俱罗、麦铁杖率一支精兵留在江东,助国公一臂之力。”
杨素大喜,起身作揖:“那就多谢晋王殿下相助。”
晋王杨广遂命鱼俱罗、麦铁杖二人率五千人马留在杭州,与越国公杨素一同平定民乱。其他众人在杭州住了一日,便前往建康。
等到次日天明,大将何蛮已经准备好过江的战船,大队人马乘船渡过,直抵建康府。正是:
岭南跋涉返江南,半壁民乱惹江山。
风尘仆仆多国乱,劳劳车马难离鞍。
杨广、宇文述骑马在前,何蛮、张衡在后,赵修罗、鱼俱瓒护着萧珺车撵及随从女眷,一路前行。来到建康城外,路边荒野尽是尸体,流离百姓随处可见。
伐陈之战,不到一年,建康城外光景竟如此惨淡,看来南朝百姓对大隋管制十分愤恨,零零散散可见隋军兵士,挥戈驱赶被俘的贼寇。
来到建康城下,建康留守裴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