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管河北道全部事务,押运粮草辎重,怎能劳驾大行台。”
杨广心想,我不能说自己是为躲避行刺,担心暗杀,变换了个说法:“两国交战,我身为大行台,若不亲历亲为,只恐有负圣上信任。所以愿与二位将军共赴前敌。”
屈突通、屈突盖赶紧站起身来,躬身说道:“愿听大行台差遣。”
杨广与屈突兄弟二人,详谈一番押粮事宜,便约定两日之后启程前往幽州。送走了屈突通、屈突盖兄弟,杨广回到后院,对萧珺说道:“江北筹集的军粮已到,我欲借此机会,前往幽州。”
萧珺言道:“如今人心惶惶,殿下此去,不可声张,以免惹人耳目,再遭刺杀。”
萧珺毕竟比杨广年长三岁,凡是先替杨广想到。杨广说:“所言有理,这样随行来的侍卫、家仆我一个不带,让他们在行营进出如故,像平日一样。”杨广又深情望着萧珺说道:“爱妃此番也不能随我前去。”
萧珺道:“殿下尽管放心,臣妾料理行营事务,依旧如故。”
“如此最好。”
两日之后,杨广和诸葛颖换了简装易服,跟随屈突通、屈突盖的人马前往幽州,晋王家仆、侍卫一个不带,大行台旗帜、晋王车仗也一概留在魏州行营。
杨广、诸葛颖与屈突通、屈突盖押解粮草一路来到幽州。幽州总管名叫阴寿,字罗云,武威人氏。这阴寿正在幽州校军场,观看兵马操演。属下来报:“河北道大行台、晋王杨广押粮到来。”
阴寿一惊,问道:“你说什么?晋王押粮?”
“在下确认确是晋王,不过既没有车帐,也无旗号。”
“快带我去见。”
阴寿来到幽州城外,押粮的队伍已经在城外排队等候入城,马车、牛车,驴骡无数,大批粮草辎重沿途都是。再看为首人,屈突通、屈突盖分列左右,杨广立马中间,身后跟随者诸葛颖。阴寿见确是杨广,赶忙几步上前,单膝跪拜,“臣幽州总管阴寿,拜见晋王千岁。”
“总管快快免礼。”
阴寿站起身来,把杨广、诸葛颖、屈突通、屈突盖一起迎进城内,粮草辎重悉数入城。杨广顾不得休息,随阴寿一起来到校军场,阴寿言道:“驻扎幽州的兵马早已整装待发,粮草一到即可发兵。”
杨广言道:“父皇此次出兵,意在反击突厥,了却北方后患,所以务必全歼。”
阴寿道:“后天便是四月初二,只要殿下发令,臣立刻出兵。”这才是:
八路精兵出北方,万里长城旌旗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