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粉多伊奇在《国际理论物理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可能有一种方法,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测量一个平行世界对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微弱影响,这篇论文更大的意义宣告了量子图灵机的诞生。
量子图灵机,又称通用量子计算机。
多伊奇相当于提出了一个量子计算机的抽象模型,在这之后,直到现在,量子计算机就如同一盏科技圣杯,简直是一种未来的奇迹,等待着人们去实现。
多伊奇在一本书里这样写道:“当我们使用量子计算机时,我们将不得不将所有可能的平行宇宙加在一起。尽管我们不能直接与这些平行宇宙接触,量子计算机可以利用在平行宇宙中的旋转状态来计算它们。”
原来,按照多伊奇的说法,我们是在用平行宇宙的计算力来实现本宇宙的量子计算。
多伊奇:量子计算是一种独特的利用自然的新方法。这将是第一个允许通过在平行宇宙之间进行协作而执行任务的技术。
波钦斯基1991年的一篇文章也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平行宇宙之间的交流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在1997年普拉加在《物理学基础》发表论文,描述了一种可能的量子光学设备测试。
文中提到建造一个离子阱,肼中存在一个孤立离子,对这个离子的量子测量将产生两个平行世界的,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否能够探测到一个光子。
由于80年代发现了“拉比振荡”,量子退相干的几率存在一定的周期性规律,两个世界之间的联系会存在一个时间窗口,也许是毫秒级,也许是纳秒级。不管怎样,只要人类的技术水平能够达到,就可以通过这样的实验验证多宇宙理论。
普拉加后来甚至表示,如果这种技术成熟,足以实现平行世界间的通信。可惜的是,普拉加的这篇论文一直到现在才仅仅被应用9次,显然无人问津。
2010年前后,斯蒂芬*菲尼等科学家分析了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的数据,声称发现了证据,表明我们的宇宙在遥远的过去与其他平行宇宙相撞。
然而,对WMAP和后来的普朗克卫星的数据进行了更全面的分析后,并没有发现任何有统计学意义的证据,表明存在这样的泡沫宇宙碰撞。
此外,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其他宇宙对我们的宇宙有引力作用。
普朗克望远镜对宇宙的观测比WMAP的清晰度更上一层楼。
如果宇宙和其他宇宙存在碰撞,则宇宙背景图上应该有一个明显的碰撞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