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七十六章 我赞成,谁敢反对(3 / 4)

从李元芳开始 兴霸天 3139 字 2022-04-04

以两晋时的挽郎数量,多的也就六十个,少的只有二十几個,有些皇帝出于节俭的考虑,还特意下诏停止选挽郎。

但唐朝这点上就有泛滥的趋势了,最多的挽郎有两百多个,世家子争抢着当,由于僧多粥少,还发生过许多趣事。

贺知章就因为分配挽郎之事被贬官,野史里还加了细节,说贺知章为了安抚没有选上挽郎的贵族子弟,竟然跟他们说另一个皇子也快不行了,你们的机会很快还会再来,于是被贬官。

野史记载的细节不太可信,但这种事也从侧面反应出挽郎的流行,后世出土的很多古人墓志上,都记载了自己曾通过担任挽郎而进入官场的经历。

想想这些人和科举出身的,一起参加吏部铨选时的画面:

“我数十年寒窗苦读,先考上市一级高考状元,然后在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中成功卷赢,才坐到了这里,你呢?”

“我哭了一场丧。”

正因为这样,科举改制的难度,反倒是阻力较小的,毕竟且不说糊名后还有别的识别办法,后面还要吏部铨选呢,官不是那么好当的,苗神客才会在圣人的首肯,李彦的支持下于此时提出。

此时李彦盯住了最具力量的几个反对派,还有零零散散的,连苗神客等人都辩驳不过,吵了半个时辰,纷纷偃旗息鼓。

李弘十分满意地颔首:“拟定细则,宣告天下,从今科贡举开始,题卷采取糊名制。”

群臣声音或高或低:“陛下圣明!”

李彦重新跪坐回去,又恢复待机状态,只是群臣偷偷瞄他的次数更多了。

等到紫宸殿内的重要会议开完后,李弘的声音传来:“李阁领,苗郎中,元郎中……留一下!”

被点到名的臣子留下,李弘从龙椅上起身,走下台阶,有些兴奋地来到面前:“科举改制顺利,多亏诸位之功!”

北门学士赶忙行礼:“万万不敢!万万不敢!”

李彦道:“是陛下为臣爱民,天下士子都会铭记陛下此恩的。”

李弘禁不住笑了。

苗神客又道:“糊名只是第一步,初试几科,等到不公的情况略加改善后,接下来就可以尝试李阁领所言的殿试了。”

李弘也很兴奋,天子门生这个想法他最初听了,只觉得多此一举,但后来细细思索,却觉得真能提高臣子对圣人的忠诚,他自然乐于培养那些更有真才实学的科举士子,为亲信能臣。

李彦则补充道:“还要诸位紧盯常科与制科,切不可让此法成为特例,一定要形成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