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十章 不明飞行物!(2 / 3)

此之外,剩下的都是微量元素。”

其实宇宙中任何天体的化学成分都与地球类似。太阳残骸,也不例外。

由于这里还有少量的水星残骸,大原子量的元素比例可能会更高一些。

“物质很稀薄,每立方厘米一万个原子到一亿个原子不等。在引力紊乱的交接处,势能较低的地方,物质的密度相对较高。”

“越往波浪谷的谷底,物质密度越高。最终预计能够达到地球大气压的百万分之一。”

“……我们在过去七天,发现了一颗篮球大小的小质量陨石,由于各个地区的重力环境不一样,它以一种不规则的轨道飞行,暂时无法计算出其轨道方程式。”

“没有发现蛋白质成分,没有异常电磁波信号。”

当这份报告传递到方舟号的时候,很快便引起了重视,科学家们的表情其实相当惊喜。

因为物质的密度其实比预期中的更高一些。

物质的密度越高,意味着收集的效率也就越高,人们能够更快地收回成本。

甚至还发现了一颗小陨石,这就显得非常意味深长了,要么是因为好运,要么……小陨石的数量可能不少!

篮球大小的体积,怎么也有二三十斤了吧。

既然有小的,必然就有大的。

当然了,怎么抵御这些陨石的突发袭击,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足够让相关的专家们头疼一阵子的。

是用柔性材料捕捉?还是气凝胶或者碳纳米管之类的东西……最关键还是成本,成本必须要低廉。

一直到第12天。

进入“波浪谷”探索的宇燕号,再一次发现了一颗小质量的陨石,这一次的直径可能有一米,质量高达五百千克。它几乎是静止不动的。

又让大伙高兴了好一阵子,观察到一次,可能是运气使然,但观察到二次,那大概率是这里的陨石数量确实不少。

但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星云物质的稠密度并没有大幅度增加,这便很奇怪了。

理论上,越靠近波浪谷谷底,星云物质应该越稠密才对。

“怎么星云物质越来越稀少了?”丁启航疑惑不解,“难道是这些物质掉进高维空间了吗?”

也正是在这一瞬间,一位士兵有些诧异地叫了起来:“等等,快将望远镜对准11点钟方向,大概八十万公里处,好大的一块陨石啊!”

他的声音渐渐变大,变得有点惊喜:“不,可以称之为小行星!一颗直径可能有12公里的小行星,又是一颗万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