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从他,便会得到嘉奖。
得,二选一,容易。
不少给事中、御史、主事出班,义愤填膺,怒斥安南胡氏父子,主张大明发兵前往征讨。
兵部武选司郎中王淮出班,道:“皇上,发兵征讨安南臣没有异议,然凤阳旱情刚解,百姓尚未归家,太湖灾情虽已结束,但仍需重建家园。京军出动,必会征调大批民力,臣不忍心,愿皇上怜悯两地百姓,自其他州府征发徭役。”
朱允炆赞赏王淮,此人是一个有良知的人,至少他能分清是非,也明白关护百姓。
户部尚书夏元吉出班,喊道:“启禀皇上,朝廷设八大粮仓,其中广东仓、吉安仓、汀州仓皆已储备充分,少者存量三十万石头,多者五十万石,只需发文书快报,可自当地转运粮食,不劳京师周围百姓过甚。”
王淮追问:“三座粮仓都太远,大军自京师而动,又如何保障?”
夏元吉道:“出京兵马,可自金川门外各取三日粮,不动百姓,沿途州府县取用储备粮,至吉安府休整取粮,以最大限度节省各地民力。”
王淮肃然行礼:“臣没有异议。”
朝廷提前准备南征的事只存在于内阁、六部尚书与中军都督府这一级,其他官员并不知情,沿途设置的粮仓的事也被封口,地方官员不会将此事奏报给朝廷。
眼下解缙、茹瑺、郁新尚未回朝,朱允炆只好看向陈迪,陈迪此时此刻恨透了安南胡季犛父子,玩阴谋玩到了自己头上,他们羞辱了大明,同时也羞辱了自己。
“臣认为,当发大军征讨逆臣贼子,荡平安南!”
陈迪说出这句话,是咬牙切齿的。
朱允炆满意了,内阁四人,只有陈迪是一个温和派,解缙支持自己的立场不会改变,郁新也清楚安南对大明的价值,茹瑺曾是兵部尚书,这点血性与勇气还是有的。
现在陈迪也赞同出兵,就等同于文官集团支持朝廷用兵。而武勋在等待了多年之后,终于等来了自己封爵的机会。
朱允炆起身,面对朝廷文武,喊道:“朕意已决,兵发安南!”
战争!
朱允炆眼神中满是杀机,这是自己登基以来,第一次对一个国家宣战,也是自己布置的第一场数十万级别的战争。
无论是广西都司击杀胡杜大军,还是宁王朱权、燕王朱棣分裂北元的突袭,亦或是大明水师平定齐王朱榑造反,三场战事,朱允炆的参与都十分有限,甚至可以说,没多少参与。
但对安南的战争,是朱允炆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