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下米?不放油和蛋麽?”
雅克琳的话音未落,就见周易已经将分离后的米饭倒入锅中。只是他并没有将米全部倒进去,大概倒入了三分之一后,就将米碗放下,也不用锅铲,只用一只手抓住锅把,开始晃动起这口大铁锅。
周易的动作也非常有讲究,基本是前三进后三退,然后左右微晃,力道似放未放,用的是个‘抱字诀’和‘回荡劲’。如此一来,大铁锅就产生了一种离心力,使已经分离的米粒在其中‘咕噜噜’地滚动,却不会粘连在一起,而且有锅中的余热相加,这些米粒就变得更加具有韧性了。
“蛋来”
周易荡了几下米,就把这一批米饭全部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细眼漏勺中。这个漏勺不但够大,而且孔眼细密,并不担心米粒会掉下去,米饭入勺后,他又用刚才的手法回荡了几下,一颗颗米粒便平铺在漏勺上,居然很少有重叠的现象。
雅克琳连忙将盛放了蛋液的大海碗送过来,周易接碗在手,把漏勺虚虚放在那个空盆上方,笑道:“你可要看仔细了?ahref="http://www.iei8.com"target="_blank">http://www.iei8.com?br/>
说着一手持勺,一手将海碗高举,轻轻一侧,金黄色的蛋液便化线而落;那液线的直径也就有几毫米,既不会因为过粗而产生浪费,也不会因为过细而在流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离,十分准确地落在了漏勺上。
就在蛋液刚刚触及漏勺的一刻,周易持勺的手腕稳稳不动,手臂却是连续快速地抖动起来,那漏勺中的米粒就好像活了一样,自行在勺中移形换位,承接着蛋液。
“这真是太神奇了”
雅克琳看得震惊不已。这位周先生的手法太妙了,那些米粒都只是裹了薄薄的一层蛋液,然后就滚到一边,最后漏勺中的米粒都被裹了一层均匀的蛋液、变成了金黄色,而且绝不粘连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周先生”
雅克琳越看越是激动。现在她终于明白了周易为什么要用带有余热的锅先行加热这些米粒,而且对锅的热度要求的如此严格了;因为如果锅太热,那米粒就会变焦,如果过冷,米粒就无法受热、不能瞬间将蛋液固化,那样就会产生米粒黏连的现象
华夏人都是如此神奇的麽?
在此之前,雅克琳完全无法想象做一粉鸡蛋炒米饭也会有这么多的讲究,而且周易还是如此大方,竟然肯把这些秘密与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