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六十四节(3 / 5)

国破山河在 华表 4109 字 2021-06-08

就是有文化的兵,没文化的,文化低的,咱们区队统统的不要。”李卫连长这话说得大气,十二区队的精兵政策,就有以文化这一条限制严格控制区队的兵源数量。区队也正是这么做地,否则按十二区队目前民兵基础来说,随时将区队主力扩编成一个团,一个旅都是轻而易举的一句话。

基于现代人近乎于常识性的军事理念不管怎么说也要比这个年代要先进几十年,事实上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那你们区队的士兵战斗力就是因为文化水平比一般部队高的缘故吗?!”李卫异于常人的颠覆性理念让大公报女记者茉莉大感新鲜,连一旁中央日报的闻编辑也格外地支起一只耳朵,白天的战斗中这支部队地战斗力实在是让人不得不夸目相看。

李卫拍着大腿道:“那是自然,识字多首先就能看得懂书。随时可以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总不至于每个人都可以随便找人整天缠着问吧,术业有专精,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人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应付那么多战士求知解答。以前的庄稼汉就是因为大字不识一个,老是被那些识点字的地主老财往死里蒙,而战士们学得多了,眼界就开了,会得就更多。遇到事实也就有更多的解决办法,脑子里鬼点子多了,更好阴人不是!?人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咱们部队的人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比三个臭皮匠强多了,打起仗来还不知道谁怕谁呢。”

“有道理有道理!~那你们是怎么教那些士兵文化课的吗?!你们这里还有学校?!”女记者茉莉一听着一边点头。李卫的话给了她很大地触动,以前在她的认识里军队的士兵无一不是粗俗不堪,毫无礼教,素质低下。而今天不仅是从战场上实际看到的还是李卫所说的,都让她感觉到这支具备相当文化素质地部队从骨子里就与一般的军队有很大的不同,每一个士兵的气质都格外使她感到前所未见。

“有公开夜校么!区队里几个有点文化地人,在一起编教材,将文化课的内容按循序渐进分门别类,以实用至上,那些论语百家姓三字经之类的全部没有,教得都是用得上的东西。物理,历史,化学,数学和自然之类的,每天晚上都有人轮流上课,谁都可以来听,听会得人再教别人,一个带十个。十个带百个。也不困难,只要肯用心。还怕学不会?!”这些都是公开的信息,李卫也没打算藏着掖着,夜校的东西都是现代的分类方式,思路理清楚了,编这些教材实在不是什么难事,教地东西紧凑,战士们学得又用心,进度比现代学校里要快得多,一天教的东西几乎抵得上现代学校里半个月的课时,教了几轮下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