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吧!”
李兴跟周润泽关系,薛宝钗自然一清二楚,是以哪怕郑月儿不认识赵姨娘,她也会好好接待。
郑月儿亲自出去迎接,将赵姨娘带到内宅,先拜会薛宝钗,相互认识之后,薛宝钗请赵姨娘坐下,又让莺儿上了好茶点心。
赵姨娘坐下后,含笑着说:“我们家老爷让奴家过来跟夫人通报一个好消息,周老爷因政绩突出,又要高升了,最迟五天后就能回到京城。”
“我们家老爷的意思是,你们先别急着前往睢州,免得白忙活。”
薛宝钗都听傻了,周润泽这才去睢几天,怎么会因政绩突出而升官?这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搞错了?抑或是同名同姓之人?
当然,这个念头也只是在她的脑海中闪了一下。
她笑着问道:“这消息从哪听来的?准确吗?”
赵姨娘颔首道:“好叫夫人知晓,咱们家老爷的岳父在吏部为官,消息绝对准确,不准确老爷也不会让奴家特地过来通报消息的。”
薛宝钗点点头,想了想,好奇道:“既然如此,可知道咱们家老爷是因何事而升官的吗?会升什么官?”
赵姨娘回道:“听说是因剿匪得力,防洪有功而被升迁的,但具体升任何职,我们老爷却也不知道。”
既然李兴不知道,薛宝钗也不再多问,岔开了话题,跟赵姨娘聊了些家长里短的事儿,又留她中午在家里用饭。
宁荣街,贾迎春和贾探春带着一群丫鬟往贾府走去。
按道理来说,她们已经成了别人的小妾了,也就没有再随随便便回娘家的规矩,别说小妾,就连薛宝钗这样的正妻,也是不能随便回娘家的。
有道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姑娘一出嫁,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娘家就不得过问了,也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有机会回去。
当然,规矩是规矩,如果关着家门不讲规矩,不让别人知道,那又另说了。
就像薛家就在隔壁,薛宝钗回娘家就跟从厨房到客厅那般容易。
推己及人,薛宝钗想着去睢州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京城,所以就主动提出,让贾迎春和贾探春都回贾府看望一下自己的亲人。
夫人大度,贾迎春和贾探春自然也不会拂了夫人的好意,千恩万谢,然后喜气洋洋的携了礼物往贾府而来。
贾府在望,贾迎春却有些踌躇,她小声跟贾探春说:“妹妹,以前惜春和咱们一起作伴嬉闹,你说我们走了后,她可还习惯?”
“肯定是不习惯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