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八十七章 琉球尚真(3 / 6)

明统天下 郑沐阳 5542 字 2021-06-08

到达京城的竟然是这一回朱厚照要求通知的唯一一个海上国家琉球国。

琉球王国在最开始仅仅是对于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又称南山)、中山、山北三个国家的对外统称。琉球王国的地理位置在台湾岛和倭奴国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和日本的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日本的入侵。1609年,萨摩藩入侵并在一个时期内控制琉球国北部,此时的琉球国仍然对中国朝贡。一直到后来琉球国几乎完全被倭奴国占领之后被隔绝了交通才断了和中原王朝的联系转而不得不向倭奴国称臣。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琉球国所在的地方应该是属于中原王朝的,只不过大明的继任者以及在后来的后世子孙自己无能被人家抢了之后也抢不回来这才成了别人的了。

在明朝建立的时候整个琉球王国虽然对外有一个统一的称呼,但是在内部却是分裂成三个国家的。从12世纪开始,琉球群岛之上开始出现了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国家,分别位于琉球大岛(冲绳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这个时期称为的琉球王国也被成为“三山时代”。而在三国之中,以中山国最强,山南国次之。山北国最弱。

三国对于大明朝的称臣始于1372年洪武五年的时候,当时太祖皇帝朱元璋派大臣杨载向琉球三国发布诏谕,中山国国王察度派弟泰期出使明朝。第二年,山北王怕尼芝和山南王承察度也相继向明朝进贡。至此,山北、中山、山南三国开始向明政府朝贡,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为了获得打造大型船只的技术,以避免使者船只受到海浪危害而不能正常朝贡,在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琉球三国都接受了朱元璋派遣的福建三十六姓(闽人三十六姓)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来本国建造用于朝贡的船只。

不过由于大明的出现,使得琉球三国从大明那里得到了不少的新技术,使得国内的科技发展也不断进步,这也让整个琉球王国的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份新的台阶。不过就和中原王朝的统一也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样。当琉球王国的社会发展到足够维持统一了之后,统一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在了这块本来就不大的土地之上。

在元朝至正10年的时候,浦添按司察度取代英祖第六代世子,被推举为中山王国的国王。浦添能够被众人推举为国王,可见他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在他的手中中山王国开始逐渐复苏、兴盛、并且相对于其他两国也开始慢慢的建立起了压倒性的优势。不过很可惜虽然在浦添极其后世子孙的手中中山王国强大了,但是坐享统一的功绩以及果实的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