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实际上被刘宏一直当成继承人培养的他看上去已经像懂事地六七岁地少年那样。
“就是。二歌。哭什么。小心给阿瑜他们看笑话。”刘猛也是一起拉起了刘文。四位皇子里。除了最小地刘景才刚满周岁。三个皇子里。刘武性格沉稳。已经有了兄长的风范。而刘文则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文静。性格稍弱。而刘猛则是人如其名。年纪虽小。可是平时却是最爱打架的。不过心胸豁达。通常和几个玩伴刚打过一架。转头就忘了。
其实孩子的性格可以小时候受到外界的影响很大。而刘武。刘文。刘猛三兄弟的性格从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父母地影响。比如刘武。他地母亲宋玉容是皇后。不管什么时候。宋玉容对他的要求都很严格。有时候甚至超过了刘宏这个当父亲地。至于刘文。他的母亲是爱好文艺的蔡琰。自然也就偏向安静的性格。而刘猛的母亲则是卞玉。自然就比较活泼了。
看着远处的三个儿子。刘宏脸上露出了笑意。这三个儿子年纪相近。日后他希望三兄弟可以齐心打天下。而不是互相倾轧。
“陛下。您该去内阁省了。”王越走到了刘宏身边。自从朝会改为一个月两次以后。政务尽归于内阁省。而刘宏每天也会抽一个时辰去内阁省。不过他通常甚少会对内阁省作出的决定进行干预。更多的时候他都是信任这个越来越趋向专业化的官僚机构。
帝国的政体。很大程度上和明朝的内阁制想像。不过作为天子的刘宏手里却握有最大的权力。而且内阁省也不会有御史台来掣肘政务。当然御史台虽然退出了政务。但是在监察系统的权力却更大。直接向刘宏负责。和枢密院一样。
而内阁省和下辖的六部编制也一再扩大。内阁省里地位最高的是七名宰相。但是实际负责处理各种繁琐政务的却是一批年纪在四旬左右的干练官僚和大批从帝国大学毕业的专业技术官吏。而六部随着帝国工商业经济的兴起和各种农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陆续被拆分。成立多达二十个部门。比如工部被拆分成了农业部。水利部。建设部。交通部。当然这些都是出自刘宏的授意。部门被细分后。其办事效率也自然提升。而帝国的中央官僚系统开始全面向专业的技术官僚和精英式培育为主。
刘宏限制了科举的适用范围。对他来说。像隋唐以后的科举。除了消灭了门阀制度。实际上其功效尚不抵其危害。之后历朝历代的冗官冗费就是无节制的科举造成的。而僵化的科目则让官僚的能力低下。大批的官僚都是只能动口不能动手的庸才。
而且以帝国的社会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