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帝国。道教是唯一的国教。但是却受着朝廷的管辖。而且被分成了十几个教区。那些天师手上几乎没什么权力。而混合了道家清净无为和儒家忠君报国思想的道教教义。也让道教实际上没有太大的世俗影响力。但尽管如此。刘宏还是下令各地修建城隍庙。专门供奉本地的忠臣烈士。那些生前奉公清廉。尽忠国事的文官和在战场上阵亡的士兵死后灵牌都可以供入城隍庙。接受百姓的香火供奉。
城隍庙可以说是刘宏在推动帝国的学术风气以后。对民间最重要的一次思想上的宣传。凡为国尽忠者。皆可以死后接受百姓供奉。这比单纯地对百姓说要尽忠报国效果要好得多。帝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便是死者为大。人们尤其看重身后之事。那些文臣武将。士人儒生。哪个不想生前建功立业。封妻荫子。死后青史留名。千古流芳。便是普通的士兵小吏。那个又希望自己死得默默无名。死后不为人所知。
刘宏是个现实主义者。他不否认在帝国。在他的手段和激励下。不乏真正的热血志士。心怀一颗赤子之心。即便身死也不求回报。但是他相信更多的人只是普通人。人这一生求得不过名利而已。如果可以用名利来激励帝国军中万千的普通士卒军官和帝国官僚系统里的中下级官吏。刘宏会毫不犹豫地去做。城隍庙和道教构成了帝国在宗教精神上的两重性。作为国教。帝国的每一个汉人都是道教徒。他们会去道观供奉神明。对普通人来说。或许道观和城隍庙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对于帝国的知识分子阶层来说。混合了儒教教义的道教是他们在精神上的根本。而城隍庙则是激励他们的世俗精神。
在帝国大学中。像郑玄这样的不少大师。他们虽然在刘宏的帮助下。利用天文望远镜对星空有了远超前人的认知。也开拓了不少新的学科。可是他们依然有着信仰。相信这个世界是盘古大神破开馄饨。身化万物形成的。崇敬皇权。认为忠君报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这并不和他们研究的学问所冲突。
一个国家。若是美德不能得到伸张。相反倒是歪风邪气盛行。那么这个国家离衰败也就不远了。在刘宏所处的时代。只要君主有威仪。能够约束臣下。自己以身作则。那么民间的风气自然会清正。历数各代的治世。莫不如此。就算是那些君主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人。可是他们在天下臣民面前总是伟岸光正的。
对于以超越整个时代的手段控制着帝国的刘宏来说。他更关心的是自己死后。帝国能否保持持续的发展。他不求自己能为帝国谋划千年。建立万世基业。只要他似乎。帝国能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