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在目前帝国已经控制西域。并稳妥地控制住长城防线以后。在西北两个方向上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敌人。即使他想要染指南亚次大陆。也会选择走海路。经营印度沿海地区。扶植南印度地小国和贵霜人对抗。这可比帝国直接从西域出兵要划算得多。更何况在这个海上没有竞争对手的时代。一旦帝国掌握了海权。尝到了海外殖民和掠夺的好处。帝国就会走上一条彻底的扩张之路。而这才是他一直以来所梦想的。
帝国的海军建设。对于刘宏来说。舰船好造。人才却难得。毕竟对于以陆地霸权称雄的帝国来说。要转向海洋所需要的人才。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培养出来的。更何况关于海军军官和士官的训练项目和操典。他还得等远航罗马地帝国舰队回来。让枢密院专门派人去搜集资料来编写教材。
可以说。基本上给自己的帝国已经搭好一个架子的刘宏在这几年开始显得有些无所事事。内政他基本上交给了内阁省打理。他所要做的不过是督促御史台盯紧那些一刻放松警惕就会出状况的官僚。而阳球和程昱这两个被称为比孝武皇帝时代的张汤还要可怕的酷吏则做得很好。基本上帝国人口集中的地区都处于御史台有力的监督中。尤其是中央政权里。敢于贪污地官僚几乎变得是凤毛麟角。毕竟帝国的官俸优厚。谁也不想冒着杀头抄家。全族株连。死后还要遗臭万年地风险去贪墨钱财。
当然密谍司那无孔不入的监控。也让帝国地官僚们对刘宏充满敬畏。有地时候就连阳球。程昱和御史台都不知道某些地方的官僚贪赃枉法的情况。刘宏却会让密谍司将各种资料移交给御史台。当消息传出去以后。几乎帝国的官僚们都知道天子虽然看上去不太管政务。但是却牢牢地控制着整个帝国。而他们身边都有天子的耳目盯着。这种无形的威慑力甚至比御史台和阳球还有程昱这两个被官僚们所痛恨的酷吏还要可怕。
此时地帝国呈现出了一种连刘宏都无法形容地状况。政治上。类似明朝的内阁制。可是文官却没有那么大地权力可以架空他。而且也没有臭名昭著的言官敢找他麻烦。反倒是类似言官的御史台掌握着纠察官员的实权。让内阁省的官僚们老老实实地专注于政务。军事上。枢密院和参谋制度的建立让帝国军的组织看上去更像是一支近代军队。而经济上。由他主导的利益集团几乎垄断了帝国的各个经济领域。在对外事务尤其是新开辟的陆海贸易上。帝国的官僚和豪强还有地主几乎是一边倒地倾向了他。
御书房内。刘宏忽然觉得自己现在最该做的事情就是把三个儿子给教育好。保持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