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对刘宏来说。以帝国目前七千万甚至更多的人口基数。破亿只是迟早地事情。和工商业异常发达的南宋相比。目前帝国的南方并没得到太好的开发。而且帝国地工商业进程不是他可以强行推动其速度的。只能循序渐进地发展。相比较而言。他更倾向用移民和扩张来解决这个问题。
扩张才是解决人口和土地矛盾的唯一办法。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说穿了就是争夺生存空间。所谓地正义和邪恶也只是成王败寇的把戏而已。刘宏早就把南洋和朝鲜半岛以及日本列岛化作了帝国日后地移民地区。只要辽东和南方的开发有了一定基础。他就会开始向以上地区移民。总之在这个时代。最大限度的跑马圈地才是正确的选择。他只要保证帝国一直以来核心区域如中原和关西一带的城市化和工商业化以及技术进步就行了。至于目前帝国以外地区。先把地方占下。然后再慢慢发展不迟。
当西域问题暂时性解决以后。刘宏决定先把日本列岛纳入帝国的行政版图。说得确切一点。他是对日本列岛上的人口资源感兴趣。黄河改道工程需要大批的劳工。不过眼下帝国正处于发展期。国内宝贵的人力资源应该用在发展农业和工商业上面。自从鲜卑人被击败以后。帝国辽东以北的国家和政权都向帝国表示了服从。而且对刘宏来说。像高句丽这样在朝鲜半岛还算富裕的国家。当然是先收岁币。等压榨得差不多了再打不迟。至于日本列岛上的倭人。那地方现在还是小国林立。穷得只有人。自然是上好的奴隶来源地。而且日本列岛上的抵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昭武五年的冬天。枢密院就因为刘宏一时兴起。全都开始转向对倭人的征服计划。而日本列岛这个名字也被刘宏正式改为瀛洲。作为帝国第十四个正式的行政监察区。
对着地图。刘宏轻轻地用笔一划。日本列岛就成了帝国的疆域。当然刘宏对此认为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不说全世界。至少整个亚洲都该是帝国的领土。而日本列岛。当然今后应该改称瀛洲。这地方只要把原来居住的倭人全都清洗掉。还是很适合汉人居住的。
枢密院里。对帝国军的参谋们来说。瀛洲无疑是陌生的。手头仅有的资料也只是显示整个瀛洲目前正处于小国林立的分裂状态中。至于光武皇帝时代前来进贡的倭奴国早已覆灭。目前唯一可以明确的就是瀛洲上目前最大的一股势力是邪马台国。而这些资料还是密谍司在高句丽的探子送回来的。整个瀛洲的人口估计在百万左右。适合做奴隶的青壮少说也有个三四十万。虽然仅仅是寥寥无几的一些资料。不过也足够让帝国军的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