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一百九十二.倭奴运输线(3 / 6)

好查询一番档案。要把这岁币的定额弄得让西域各国人人难受却又不致于反抗。

荀走后。刘宏看着御书房内挂着那幅世界地图。目光落在了和帝国东北接壤地高句丽。三韩等国。既然要征收岁币。那这些地方就一起征收。没道理厚此薄彼。积少成多。对帝国来说也是一笔不小地收入。

刘宏并不喜欢旧有的朝贡制度。因为帝国太过慷慨。赏赐远远超过了朝贡。这是种很不好的习惯。他决定改掉。用征收来的岁币充作军费。这才是帝国要建立的新秩序。

三天后。刘宏召开了大朝会。向帝国的官僚们象征性地征询是否要接受西域各国的乞降。对于有着利益在西域的官僚集团来说。虽然都很想一次性解决那些西域蛮夷的问题。不过他们也知道刘宏是不打算继续打下去了。而且从形势上来说。帝国军在西域地军力仍旧不足。再加上他们也需要从丝绸之路上赚取贸易利润。于是在一番形式上的争论以后。同意了接受西域各国的乞降。当然放在过去会被认为是有损天子颜面的岁币也被通过了。

实际上一直以来。刘宏眼中不平衡的朝贡制度其实都是过去那些慷慨大方的皇帝造成的。就好比光武皇帝的时候。倭人遣使觐见。因为国家穷僻。送上地贡品是本国的国人。以作为奴隶进献。当时的光武皇帝便回赐了大笔地赏赐。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当刘宏提出要对帝国朝贡体系内的国家征收岁币时。帝国的官僚们都没有反对。十余年的统治。不但树立了刘宏绝对地权威。也让他早就把中枢政权改造成了他想要的局面。现在既然他本人都不在意。那些帝国的官僚自然不会自讨没趣。

在冬季之前。刘宏的旨意被送到了西域。对于段和帝国军地军人们来说。每年能够得到岁币的五成充作军费实在是件很好地事情。而剩余的五成岁币则将用来招揽帝国国内的穷人来西域落户。

很显然。西域各国并没有作战的勇气。面对着比起匈奴人统治时还要略多的岁币。各国都是咬牙接受了。反正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地位。付些财物就当是花钱买太平。要是汉军打过来。他们将一无所有。

帝国和西域各国的停战。让试图搅乱局势。混水摸鱼的昆提良失去了机会。他不得不带着自己的部下。取道乌孙折回大宛。腾出手的汉军在控制区内加强了巡逻。那些开垦民团也在所属的农场和庄园加强了戒备。他实在是没胆子再去惹事。

昆提良自以为只要自己回到大宛。那么便可以高枕无忧。不过他并不知道。对于帝国军来说。他们比普通人更加记仇。他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