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也连带败落,但是这八年多以来,随着袁绍的十六军团进驻,倒也慢慢恢复了繁荣,城里也有近万人居住。
李儒和张飞关羽他们进城的时候。倒很是受了一番欢迎,虽然城里住地大半都是车师人,可是在帝国军于敦煌城大破了鲜卑人,加强了对高昌壁的控制以后,这些车师人多数都把自己当成了帝国一边治下的百姓。反倒是对自己出身的车师都尉国没有了忠诚心。
入城时,听着那些夹道欢迎的车师人喊着腔调各异地汉话。张飞忽然觉得这里的车师人似乎也不是那么讨厌了,有地时候不得不承认。人类对于强大有着天生的向往,尤其是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而对于车师人来说,他们本身并没有自己是一个车师人地概念,他们有自己的家族和部落,对他们来说自己原来只是处于某位国王的统治下而已。而现在他们居住在高昌壁,受到帝国的统治。生活比起在国王的统治下还好一些,自然很容易把自己划到强大的一方去。
不独车师人,整个西域都是这样地状况,就连帝国在刘宏以前也是这个样子,老百姓们只是把自己当成刘汉王朝统治下的一人而已,也没有什么国家民族地概念,只不过这几年刘宏明确了这些东西以后,帝国的百姓才开始接受这一切,虽然刘宏利用宣传这些概念将自己和国家绑在了一起,可是越来越多的士人开始接受国家和民族这两个概念。尤其在帝国军中尤甚。每个士兵都会在军旗下宣誓效忠大汉,效忠帝国。效忠天子,而这个顺序恰恰是民族,国家,领袖,虽然这看上去乎体现不出什么来,可是这种潜移默化的排序自有其作用,只不过现在的刘宏用自己的能力征服了所有人而已,在他之后的继任者若是不能比他出色,是不可能达到他这样的高度的。
热闹的入城式后,在安置了车师后国地使团后,李儒便找到了高昌壁名义上地最高负责人袁绍,这一次战争以后,帝国已经确定要将高昌壁正式作为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很快就会有文官到任,到时候袁绍只是作为军事统帅驻留高昌壁。
军帐内,看完李儒带来地密令以后,袁绍直接销毁以后,就派人带车师都尉国和车师后城长国这两国的国王前来。而李儒则是趁着这段时间,看起手里关于这两位国王的资料来,他所关心的只是两人被关押以后的表现,天子给他的命令是,如果这两人属于那种贪生怕死,没有多少能力类型的国王,就宣读赦免他们,并且继续支持他们做国王的两道诏令,而如果他认为两人有威胁的话则宣读处死两人的诏令,总而言之,这两人的命运都在他的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