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直接与边军正面决战,东平东陵卫还没有这个实力。实在不得已之下,东陵卫撤出靖安也不是不能考虑的。
廉清处督察欧阳辉甚至建议孟聚:东陵卫可以退往朔州。
“朔州?”孟聚很奇怪,说:“我跟朔州巡抚孙翔没什么交情,他未必愿意收留我们,何况这样还会得罪拓跋雄,他怕是更不会干了。”
“镇督,您真是太君子了!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讲什么交情!孙翔不愿意收留的话,我们就动手抢他地盘好了!朔州府的兵备顶多只有几千州府乡兵而已,孙翔能奈我们如何?”
连欧阳辉这种文质彬彬的文官都说出“杀人抢地盘”的狠话来,孟聚不由感慨,时代真的变了,大魏朝中央政权崩塌的后果。现在已经慢慢表现出来了。既然连欧阳辉这种文官都这样了,那各地军镇中的枭雄们难道还会坐观吗?
进入九月下旬以后,来自武川的信使频频进入东平境内,与驻在东平的边军将领们联络。军情处报告,驻在嘉木的白御边旅帅、驻在扶风的关山河旅帅、驻在靖安附近的鲜于霸旅帅、易小刀旅帅等边军将领都接待了来自六镇都督府的军令使者。至于他们谈话的内容,许龙很惭愧地向孟聚表示,那些信使都旅帅们亲自私下接见的,军情处的探子实在无能为力。
军情处无能为力,孟聚却有办法。在收到都督府传令的当天,易小刀立即就来私下找他,向孟聚透露了都督府信函的内容:“拓跋元帅要求我们这些身在东平的边将们做好准备。随时准备作战。”
“作战?对谁?”
易小刀斜着眼睛望孟聚:“你说是对谁?”
孟聚一窒,问:“那边有没有透露具体的战斗部署?在何处集结?”
“没有。元帅只是要求我们备好七天的粮草,斗铠随时备勤,做好长途行军的准备。”
“七天的粮草?”孟聚愣了下:“你们就驻在靖安周边,倘若要攻打我们的话,用不着七天的粮草吧?但倘若是要打算围攻靖安的话,七天又不够。”
易小刀摇头:“我弄不清楚,元帅的做事一向有韬略。这么大张旗鼓地动手来对付你,不象元帅一向的风格——我觉得,元帅的目标,未必是你。”
孟聚精神一振:“怎么说呢?”
“没什么道理,只是我的感觉。这么直截而赤lu裸地做事,这不象元帅一贯的风格。元帅是大气的人,他谋定而后动。现在,连靖安的阿猫阿狗都在奔走相告说要打仗了——倘若他真要对付你的话,不该弄得这么满城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