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二章 改变历史 第六节 牡丹亭(2 / 4)

爱妃杨贵妃来的,唐明皇在危难之际,他的部下说杨贵妃是祸国殃民的灾星,要唐明皇杀了杨贵妃,他们才肯护着唐明皇走。唐明皇不得已,赐杨贵妃自经。等回到京城,唐明皇却思念他深爱着的杨贵妃,但不敢明里挂着杨贵妃的像,就把观音图改成杨贵妃的相貌,好解思念。有上行就有下效,没多久全国都用杨贵妃形态的观音图。你看,这南海观音,是不是很富态?”

(注:在印度原佛经,是没有四海观音的。而出现四海观音,可能是在宋朝中后期出现。女身观音也是在宋朝流行。)

柳倩一付原来如此的样子,丘宇见她这会的神情憨憨的透着可爱,忍不住亲了下,道:“所以啊,我就把你描下来,送给寺庙去。”柳倩搂着他的脖子,娇笑道:“好呀,只要他们敢供着。”

丘宇和她闹了会,道:“老婆,来,你帮我写,我念,你抄。”柳倩见他是真的,跳下来,问:“写什么戏曲啊?”丘宇坏笑道:“这出戏,叫《牡丹亭》。”柳倩听这奇怪的名字,已经是想到千金小姐之类的去,又问,果然丘宇道:“是写在这封建礼教下的女子悲惨命运。恩,这写曲人,就叫汤显祖好了。”毕竟,丘宇的脸皮也没厚到冒认名家的地步。

丘宇之所以写汤显祖的《牡丹亭》,乃这戏曲是第一个为女子写的文学,同时,丘宇要把这《牡丹亭》作为冲击封建文化的第一步!

(注:《牡丹亭》,一名《还魂记》,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传奇剧本。明汤显祖作。刊本极多,明吕玉绳、沈璟、臧懋循、冯梦龙、硕园等人都有改编本,沈改本名《同梦记》(今佚),冯改本名《风liu梦》(今存),改本曾引起汤显祖极度不满,但后来的演出对汤本原词多少都有些改动。刊本中以清晖阁、冰丝馆和“三妇合评”(清吴人的“三妻合评”)本等最著名。照汤显祖原词制曲的曲谱以清叶堂《牡丹亭曲语》最著名。剧本写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精神的摧残,讽嘲陈最良的迂腐,歌颂了社丽娘、春香追求自由幸福的愿望和斗争。曲词优美,人物刻画细致而深刻,并有突破南北曲旧格律之处。剧本对当时和后来都有极大的社会影响,特别在被压迫的青年妇女中引起很大的共鸣,如传说娄江女子俞二娘因读此书,断肠而死;杭州女演员商小玲因演此剧,伤心而亡等。万历以后一百余年内,许多传奇作家都摹拟此剧的构思和文字风格,某些戏曲史论著称之为“玉茗堂派”。本注释不占VIP费用)

柳倩问:“那,这牡丹亭,写的可是什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