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零贰叁章 国名大汉(3 / 6)

分为王爵、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勋爵七等)。

随后,盛大的欢庆仪式在北秦郡展开。庆典三日,方告一段落。

刘乾随后视察北秦郡建设状况。数年建设(以十数万麻逸奴隶的生命为代价),丁正龙建起北秦郡六县,各县共有汉民村五十余座,计有民六万余众。县县之间的四车之道,村村之间的两车之道,亦基本有了雏形。另外,新建成赢正港、百里奚港,修缮扩建了蒙恬港(麻逸港)。此外,北秦岛上丰富的铜矿、金矿里,也有万余奴隶在辛劳的挖掘。更为甚者,好战的丁正龙,出兵击败马迪加亚斯国(据有班乃岛北部地区),占据班乃岛北部,并更名为北赵岛,而后,将以此建立隶属南秦郡的李牧县。

走马观花的察看完北秦诸县,刘乾随后与张峰前往台湾郡。

早接到通知的台湾郡守尚泰(火太郎因长驻耽罗,庆元六年三月改由尚泰接任),于台北又一次组织了大规模的庆典。庆典完毕,刘乾、张峰率台湾军政官员,送开拓美洲航线殉国烈士的灵位,进入位于台北的“圣烈士陵园”。

圣烈士陵园地处台湾郡的政治中心台北县,与著名的台北大圣殿遥相呼应。这里埋葬有台湾立业以来殉国的将士四百七十五名。

圣烈士陵园入口处的山丘上,在巨大的花岗岩基座上,矗立着一组高约三丈的六人石雕像。雕像取材于庆元元年南征毗舍耶人时,海军陆战第一营战士在最后战役中,将一面烈火圣旗插上毗舍耶人山寨的瞬间。雕像人物形象逼真,完全按细节复制,只是圣旗采用了一面巨大崭新的真实旗帜。雕像背面的石崖上,按烈士殉国时间,依次镌刻有籍贯、姓名。

圣烈士陵园是大汉国军人的荣誉归葬地,只有为国家扛过枪、打过仗的军人,才有权安息于此。唯一的例外是:王忠、王汉俩兄弟,因为他们是在研制黑火yao的岗位上殉职的,因此得以圣烈士的身份入住陵园。

尊重为国捐躯者的亡灵,给予每一个献身的圣烈士平等的荣誉,是圣烈士陵园的宗旨。墓地的简介对公墓的使命这样描述:在圣烈士陵园被祭奠的亡灵,以服役于大汉国为共同,他们中的每一位,无论军阶高低,身份职位;无论是功绩显赫的英雄,还是身份无法辨明的普通将士,在此都享有一方属于自己的,象征着荣誉的栖息地。本着“圣烈士人人平等”的理念,所有圣烈士墓,均采用统一的规格,均没有起坟丘,而仅仅是在骨灰安葬处之上,栽种上一棵水杉,水杉上用同样规格的铭牌,简述圣烈士的生评。

一排排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