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跟了你们一路了?
去安王府的路,还有几条啊?
戴胄默然无语的掀开车帘,从马车内走了出来。
杨柯眉头一挑,就觉得眼前的戴胄有些眼熟,“我们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见过?”
戴胄拱手:“在下戴胄,户部尚书。”
杨柯:“……”
为什么感觉道,一点海的味道呢?
杨柯拱手:“在下杨柯,当朝国舅。”
戴胄:“……”
沉默一瞬,戴胄:“杨国舅,久仰久仰。”
杨柯:“戴大人,失敬失敬。”
二人相顾沉默片刻后,杨柯问道:“戴大人为何一直跟在我们商队的后面?”
戴胄:“此事巧了,其实下官这次就是为了安王殿下来的。”
“所以,这一路上,说是跟着你们,其实不过是目的地相同罢了。”
杨柯恍然的笑了笑,“原来如此啊,那真是太巧了,走走走,前面就是安王府了,戴大人与我一起同行。”
“好。”
戴胄点点头,他正想要问问杨柯,他们这次送来了什么货物,为何看那些车轱辘的痕迹,如此之深。
二人并肩同行,戴胄随口说道:“听闻安王殿下与杨国舅关系亲密无间,许多生意都交给了杨国舅?”
杨柯笑呵呵的说道:“安王那是我外甥,怎么说都是一家人,自家人的生意,当然是要交给自家人来做了。”
“戴大人来这灵州,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戴胄叹了口气:“要是我也有,如同安王殿下一样的外甥就好了。”
杨柯:“???”
戴胄:“关中旱灾顺利解决,在下应该向杨国舅道谢才是,要不是杨国舅与安王殿下相助,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杨柯笑呵呵的摆摆手。
戴胄:“其实我这次来灵州,就是冲着安王殿下来的。”
杨柯:“???”
戴胄:“实不相瞒,国库空虚,想必杨国舅也能够推测出来。”
杨 柯点点头,若不是国库空虚,又何须他们忙碌的,给关中送粮食过去?
又怎么会光明正大的与突厥做买卖?
“陛下心忧,国库空虚不可维持,又知晓安王殿下,精通商贾之术,特意命我前来求教。”
“……”
杨柯奇怪的看了看戴胄。
堂堂户部尚书,向李愔求教,如何做生意?
这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