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北伐他和郑成功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何守义也习惯了自己的角色。
只要他能够把第一波攻势扛下来稳住,郑成功的攻势就会越来越猛,完全不用担心后继乏力的问题。
相反若是他第一波攻势不能让清军忌惮,后续的操作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何守义没有其他任何的想法,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在第一波冲锋就把清军的心理防线冲溃把他们彻底打爆。
“将士们冲啊,冲进大名府光复失地。”
大名府别看名不见经传,但实际上在大明百姓的心目中地位还是很高的。
原因无二,就是因为出了一个卢象升。
卢象升是常州府人,考中进士后一路做官累迁到了大名知府的位置。
也正是在这个位置上卢象升开始崭露头角。
崇祯二年,皇太极绕过袁崇焕精心构建的宁锦防线,绕道蒙古从喜峰口破口,随即奔向京师。
卢象升自己募集了一万兵马入京勤王。
至此崇祯皇帝知道了卢象升这个人。
崇祯三年,卢象升升了官,以右参政兼副使的官职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号称“天雄军。
天雄军也是明末最犀利的一支官军。
可以说在大名百姓心目中,卢象升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可惜就是这个一个神一样的将军,被猪队友坑死。
崇祯十一年,卢象升进驻巨鹿抵抗入寇的清军。
当时的监军太监高起潜明明就在距离贾庄不远的地方,在明知卢象升被围攻的情况下依然不愿意前去增援,眼睁睁的看着卢象升兵败战死。
至此天雄军散,卢象升亡。
大名府的百姓们悲痛不已。
郑成功自然是打心眼里敬佩卢象升的。
在他的心目中,卢象升就是榜样。
如今打到了大名府,睹物思人,郑成功感慨万千。
他现在能够做的就是用一场漂亮的胜仗宣告明军的回归。
大明回来了,王师回来了,卢建斗你没有白死。你的精神感染了无数将士和后来人,让他们能够万众一心的抵抗清军,让大明有了光复天下的可能。
震耳欲聋的炮鸣声中,明军将士们将排梯搭在了大名府城的城墙上。
他们无所畏惧的顺着排梯朝上爬去,任凭清军从上扔下了无数滚木、擂石他们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冲进城中,光复大名府!”
“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