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进攻。
以李定国对云南、贵州一带的了解,他很快就理出了一个计划。
那就是步步为营,先拔除吴三桂在两省之地外围的戍堡,然后呈包围之势将吴三桂歼灭。
整个过程可能要耗时数月甚至是半年,也就导致了今年的北伐计划可能会有延后。
不过李定国准备写一份奏疏呈递给天子,建议天子可以将两场仗同时来打。
毕竟北伐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要是等一个打完再打另一个,耗时实在是太久了。
李定国的计划是由他来拖住吴三桂,哪怕一时不能将吴贼剿灭,也可以保证吴三桂不会威胁到明军的后方。
像湖广这种重地是绝对不容有失的,不然不仅粮食会出现问题,军心甚至都有可能动乱。
少了李定国一支军队并不会对明军的总体实力造成太大影响。
夔东十三家、郑成功、张煌言,甚至是何守义、于七、虎贲军诸将都是可堪一用的重臣。
李定国觉得这样才是合理的模式。
如果天子过于重用某一个人,其他人肯定会有想法。
哪怕嘴上不说,私下里也难免会抱怨。
李定国不是一个贪功之人,时至今日他把大明的前景看的比什么都重。
如今他已经是堂堂亲王,只要对紫禁城里的那把椅子没有想法,他已经是位极人臣了。
他的利益以及晋藩的利益是和大明的利益牢牢的捆绑在一起的。
大明兴则晋藩兴、李家兴。
所以李定国不会为了争夺功劳而给袍泽们下绊子。
吴三桂,竟然敢用计挑拨本王和天子之间的关系。本王便要亲自领兵打到贵州、云南去取汝狗头。你就洗干净脖子等死吧!
...
...
宫中的事情没有对错可言,皇帝的意志就是绝对的权威。
在锦衣卫的彻夜调查下,终于将散步太子染疾失宠,天子欲改立储君谣言之人抓获。
此人是万嫔的贴身太监,觉着万嫔怀了龙种有机会诞下皇嗣,便想要落井下石把皇太子搬倒。
这样一旦万嫔将来的孩子被立为太子,他也可以跟着水涨船高,鸡犬升天。
朱由榔得知这个消息后直是哭笑不得。
且不说万嫔还没有生下孩子,尚且没有人知道那肚子中的孩子是男是女。
即便那孩子真的是男孩,又能如何?
朱由榔就一定立他为太子吗?
这个太监真是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