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梅知府肯定也不希望郑经出事。
所以他肯定会第一时间往上边报,要求朝廷及时来兵援救。
距离福建最近的就是浙江了。
郑经知道前往浙江剿倭的是何守义,心道何守义为了报答父王郑成功对其救命之恩,也肯定会及时率部来援的。
所以郑经心下稍定,无论如何还是把小浪屿的情况先传递出去再说。
这个时候不是要面子的时候,万一有个什么意外,那可真的不是闹着玩的。
眼下当务之急是赶快寻找粮食,岛上的粮食应该还是有不少的,不然这伙儿倭寇平日里吃啥?
想到这里,郑经便决定双管齐下。
一方面派人飞热气球通风报信求援,另一方面集结全部力量搜集岛上的粮食集中分配。
至于那些被倭寇掳掠来的百姓,自然而然的充当了伙兵的角色,负责给明军做饭打下手。
他们能够活下来脱困完全仰仗于明军,眼下为明军做点这种事情自然不会有任何的怨言。
郑经叹了一声。
心道天无绝人之路,眼下虽然明军处于困境之中,但是一定有办法的。
人要有精神才能做出合适的判断。
所以现在他不能再熬夜了,早些休息才是。
...
...
伴随着几声鸡鸣,太阳再次冒了出头。
阳光洒在府衙的照壁上,映衬的如同佛光一般。
梅知府本来想要睡上一个懒觉,可谁知师爷就跟得了失心疯一样不停的叩门,不但叩门还喊着“老爷老爷大事不好了。”
梅知府心道能有什么大事比他睡懒觉还大?
这个师爷跟了他这么久,怎么不懂规矩呢。
他既然已经被吵醒,自然无心再睡,第一时间翻身而起,走到大门处把门一把推开。
“你喊叫什么喊,哭丧呢啊?”
面对梅知府的斥责,师爷一脸委屈道:“哎呦东翁是真的出大事了,不然我是怎么也不敢打扰你清修啊。”
“嗯?到底什么事?”
“是世子殿下,世子殿下有难。”
“什么!”
梅知府闻言下意识的后退了几步。
“世子殿下有难、这怎么会?世子殿下有几万悍卒,怎么可能有难?”
“哎呀东翁,是世子殿下派人来求援的。您还记得他率领大军去围剿小浪屿上的倭寇吧?”
“当然记得,浩浩荡荡一百艘船,光是气势就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