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一个个倒下,他们完全不知道就在不远处的海港,明军和另一伙倭寇正在开始激战。
...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几十艘倭船靠近海港后立即对明军展开了轰射。
船上的大炮威力巨大,结合倭寇强大的火铳,一时间对明军造成了极大的火力压制。
而与此同时,明军也在极力的还击。
只是他们毕竟被局限在岛上,而海港附近的掩体又极为有限,火力上处于劣势也就可以理解了。
最让郑经感到担忧的是海港里停靠的那些船只。
在倭寇的围攻下它们简直就是活靶子。
倭寇根本不需要瞄准,只需要一通乱射就能够击中明军水师的战船。
索性的是这些船只停靠在岸,不会沉没。
但是被击中后短时间内这些船只肯定是无法航行了,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修缮。
郑经拳头攥紧,心中满是怒火。
“这帮该死的杂碎!”
郑经爆出粗口,从亲兵手中接过一杆连发铳,对着远处的船只就是一通乱射。
只是这个距离实在是太远,郑经的射击并不能有效的威胁到倭船上的倭寇。
“世子殿下,要不您还是往后撤一撤吧。这倭寇炮弹不长眼,万一打到了您后果不堪设想啊。”
亲兵极力的劝阻道,郑经所站的位置相对比较安全,但并不是绝对的安全。
最好还是尽可能的向后方撤离,这样炮弹就不可能伤到郑经了。
谁知郑经一口回绝了他。
“退?本世子退到哪里去。难道退到山上去吗?”
他指着倭寇的方向道:“倭奴就在那里,本世子麾下的将士在跟他们浴血奋战,这个时候本世子难道要跑到安全的地方看戏吗?”
亲兵见状低垂下头不敢再劝。
郑经冷冷的直视着倭寇的船队,掷地有声的说道:“犯我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本世子和倭奴势不两立!”
郑经下令明军炮手全力轰射,不用顾忌其他因素。
明军一时放开了打,火力增强了不少。
这种对轰的局面通常在海战中会显得更加激烈一些,这种陆战对海战的情况反而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杀伤力。
郑经经验丰富,知道这种时候明军不能盲目冲锋。
在如此密集的火力压制下冲锋那就是送死的行为。
虽然他现在恨不得把倭寇都扒皮抽筋,挫骨扬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