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57章 孙臣,有本要奏!(2 / 3)

孙朱雄英只是旁听。

“新的一年开始了!”

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各部,各地,各军,要把心收回来,春耕马上就要开始了,尔等务必要保证今年春耕的顺利开展,不能放松!”

“臣等遵旨!”大臣们躬身答道。

“咱知道,去年诸位辛苦了一年,不是咱苛刻,更不是不尽人情!”朱元璋挪动下身体,随意的靠在龙椅的扶手上,“在其位谋其政,诸位都是国家大臣,当了人上人,就要吃得苦中的苦,光享福不干活可不成。”

说着,又看看朱雄英,“大孙,你说咱说的对不对!”

谷閺

“所谓居安思危,臣子们自然明白皇爷爷的苦心!”朱雄英笑道。

朱元璋咧嘴一笑,道:“新的一年,诸位臣工有什么想法,或者有什么问题,大胆提出来!”

“臣,有本奏!”左军都督府府事李景隆出列道。

“说!”朱元璋道。

李景隆不经意的往朱雄英那边看了一眼,开口道,“这些年,大明和北元战事不断,然立功之人多是边关将领,京城之中,许多青年才俊之辈,却因资历无法领兵。”

“臣请陛下,于五军都督府中派遣青年将领,选拔喜爱武事的功勋子弟,去边关就职。”

说着,李景隆抬头道,“武人,唯有经历战场方能成才!”

朱元璋点了点头,“景隆言之有理,自古以来,名将都是打出来的。”说着,看看朱雄英,“大孙,你觉得如何?”

“孙儿觉得李爱卿所言极是!”朱雄英笑道,“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京城之中,不过都是纸上谈兵,只有去了边关厮杀,才能成为真正的将领。咱们大明,以后还有很多仗要打,总不能总是依靠老将们,大明确实需要培养新一批的将领了。”

闻言,李景隆拱手道:“臣不才,愿请命前往边关,杀敌建功!”

朱雄英:“……”

看来大明战神李景隆上战场之心不死啊!

如果真不让李景隆上战场,恐怕他一辈子都觉得自己很能,被屈才了吧。

朱元璋刚想应允,旁边的朱雄英却抢先道:“皇爷爷,孙臣以为,西北之地,经过这几年的连番作战,北元已成丧家之犬,不成气候,李爱卿及京中才俊报国心切,不一定要去北方,还有一个更需要他们的地方。”

“哦?”朱元璋露出好奇的神色,道:“说来听听!”

“倭国!”

朱雄英没有犹豫的回道:“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