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上饵,第三次补饵的时候灵机一动,把一直空着的下钩,也捏了一个小号的三角炮。
前面聊黑坑散炮的时候,三角炮详细的介绍过,用鲢鳙饵料捏三角炮,跟黄面儿类的三角炮还有点不一样。
鲢鳙饵料雪花粉非常多,三角炮不等到底稳住,基本就化光了,几乎留不下饵芯儿,张扬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弥补上钩饵球捏瓷实之后行程上的雾化不足而已。
还真让张扬给猜着了,加了一个小号三角炮补充雾化之后,这一杆钓组入水,熟悉的漂相动作又来了。
刚开始是蹭线,后面是顿口,但连续吃了两次亏,张扬第三次死活不上当了,顿口也不起竿,就是要看看,到底水里是啥妖怪在搞事情。
两目的下顿,放口,浮漂缓慢上升复位,隔了几秒钟,又给了第二次的下顿。
还是不起杆刺鱼,继续放口。
在张扬放到第三口的时候,漂相开始出现变化了。
动辄一两目两三目甚至黑漂的夸张漂相没了,转而变成了之前徐程碰到的那种上下半目的墨迹口。
看到这种只有半目运动幅度的漂相,张扬心里咯噔一下子,瞬间反应过来咋回事儿了。
放任小口动作不抓,直到水下饵料彻底消失浮漂目数升起来,张扬这才慢慢的起竿,然后轻轻的把钓组捋顺。
就见张扬随手把大号吃铅的浮漂取了下来,又换回了上午用的那支吃铅两克多的浮漂。
麻熘的调整好过后,张扬再次重复前面的过程,又将钓组抛进了窝点当中。
下钩的散炮雾化很快,换了浮漂之后,上层小鱼的接口明显多了不少,不过都去追残留的雾化残渣了,晃悠几下,钓组也成功穿过了杂鱼水层,按部就班的来到了下面的位置。
因为换了小漂,又要把饵料捏的比较瓷实,所以饵团的尺寸只能缩小,此刻上钩上的饵团就比刚才用大漂的时候至少小了一个号。
张扬心中已经有了一点猜测,但还没有彻底验证,只能死死的盯着浮漂动作,寻找合适的机会起竿刺鱼。
撞线,大顿口,恢复钓目。
前面几次的动作又来了,不过张扬死活不起杆,就是一直的持续放口。
功夫不负有心人,耐心的放口守了一会儿之后,让张扬心跳加速的漂目动作来了。
就看到水面上的目数微微上顶一个小黑格大小,然后噗的一个接近一目的顿口。
张扬眼疾手快,手腕持杆轻轻一抖,走你!
嗖!鱼线切水响起一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