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明显超出了另一组饵料太多,已经达到了近乎立竿见影的恐怖状态。
搞诱食剂研发的,是对淡水鱼类了解最深的一类人,要说饵料小药的效果加跟不加能差多少,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
一般来说,加跟不加,能提升个20%的实战效果,已经算很高了,立竿见影这种事儿,只存在于吹牛逼中。
但是偏偏,这种情况就让于东给碰到了。
起初他还以为是钓位跟运气的影响,偶然因素,但是通过一系列的控制变量重复测试,于东发现自己想错了。
这款试验用的饵料,诱鱼促食的效果真的碾压另一块差不多成分的。
总共不到200ml的饵料,很快就被他给用了个七七八八,按照记录里的配方计量重新开制另一团,却发现,这种神奇的促食诱鱼效果消失了。
明明纸面上看一模一样的两款试验饵料,前后差距竟然非常明显,这让于东百思不得其解。
前一块饵料,只剩下鸡蛋大小的一团,于东就不舍得再用了,这可是珍贵的样本,必须要留档供后面继续研究。
接下来的于东,重复之前开饵的一系列动作忙活了许久,面前足足开制了五份一模一样成分的饵料,但是很遗憾的,这五团饵料,再也没任何特殊效果。
在这个世界上,好多物质的发现跟发明,并不是研究员努力的结果,而是因为某些意外,或者偶然。
比如大家接触最常见的糖精(邻苯甲酰磺酰亚胺)、壮阳神药伟哥(万艾可)都是实验室里意外发现的产物。
于东很苦恼,同时也在心底暗暗的激动跟期待,这种意外出现的情况,肯定是有形成的原因,只不过他没有找到而已。
照这份特殊样本表现出来的效果,如果可以找到具体的物质或者配方差异,于东可以确定,绝对又是诱鱼剂当中的巨大发现。
连续闷头在大太阳底下忙活了两个多小时,于东依然没有找到可能的原因,无奈之下,他给张扬打了个电话。
在于东眼里,自己的老板张扬是个非常牛逼的人,他对水产诱食的原理啥的,看似一窍不通,但是给于东指明的小药研究方向,准确度又非常高,自己搞不懂差别,说不定张扬能有不同的视角找到原因。
接到电话的张扬也很重视,直接开车就赶到了后院的露天塘。
“东哥,什么情况?电话里也没说清楚!”
张扬有点小急切的问道。事关特效小药的研发,张扬深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