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学上来讲,当地人对各种钓位的尝试样本更多,筛选出最优钓位的可能性更大!
靠自己盲目守钓,如果选的是不对的区域,很多时候是在做无用功,白白浪费时间。
第三点,人和。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钓手对守钓大物的习性认知,以及个人守钓的经验都可以归类在这个范畴。
多参考当地人的成功案例,进行理智的分析判断,就可以尽可能的提升成功率。
方向上的东西说完,接下来就是具体细节了!
我主要讲一个点,打窝!
我个人认为,钓大鱼对打窝窝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那些名人大师动辄几百斤的窝料并不是有钱没地儿花,而是对守钓大鱼有清晰的认知。
你想啊,咱们是业余钓鱼,人家是职业钓鱼,他做出的判断跟实际做钓的行为,能是只为搞噱头胡乱做的吗?
好多人调侃人家又是大盆,又是千斤的,人家只是微微一笑不做解释,其实真实情况,只有对方自己知道!
钓大鱼做窝,最好是前几次投窝尽可能做大窝,让窝点里一直有窝料剩余,后续每天定时定量养窝,等大鱼习惯了这种投喂的模式形成新的固定觅食路线,就距离钓到大鱼不远了!
这个养窝的过程,根据水域范围的大小区别,大概持续一周到半月不等,越到后面,鱼情会越稳定。
好多很隐蔽的优秀野外窝点,持续的抛洒窝料养窝,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接着这个话题再延伸拓展一下,某些所谓的民间钓鱼高手,别人钓不到,他却每次都有不错的收获,好多并不是饵料多神奇,而是在外人看不到的地方,持续的养着只有自己掌握的窝子!
做钓时间久了,对当地的地形、风向、气候、气压等条件对应鱼的吃口情况总结出了经验,就可以做到很少失手了,再被不懂内情的人这么一渲染,越传越神成了民间大师了。”
张扬一番内行人的理智评论这么一说完,公频又进入了短暂的沉默状态,直播间钓友们都在吸收张扬讲的这些“机密”一时间竟然没人说话。
足足安静了七八秒之后,公频这才反应过来。
【我勒个大槽!一语惊醒梦中人呀!】
【主播讲的这是纯纯的干货了!】
【有道理,从习性一直讲到了应对方法,有理有据,让人挑不出毛病!】
【跟我们当地一个出巨青的水库情况基本吻合,每年的九十月份是上大青鱼的黄金期,其他期间虽然偶尔也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