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的托时,一串孤零零的掌声响起。
李林转头一看,是崔婉莹,只见她一边鼓掌,一边从老师队伍中走出,并向着李林走来。
有人打样,其他人自然不是傻瓜,也就跟着鼓起掌来。
赵哲一边自责自己反应慢,一边示意学生们跟上,于是如潮般的掌声姗姗来迟。
崔婉莹走到镜子面前,对着镜子整理一下自己的发髻,和镜中的自己对视了一眼,接着又转头看向李林:“燕王殿下,今后也请多多指教。”
李林有点搞不懂崔婉莹的意思,只得愣愣回道:“好。”
一场开学典礼勉强圆满结束了,李林也长吁了一口气。
回到王府,李菊福就递上来一张请帖。
“终南山诗会?”这有什么好去的,唐诗的精华现在就在自己脑子里。
李林随手又把请帖丢了回去,可没走两步,他又从李菊福手里要回了请帖。
诗会可以不在意,但终南山可就不一样了。
终南山一直有“终南捷径”这么一说,很多有本事有名声的人都会选择到终南山隐居。
因为这里既没有俗人打扰,又没有离政治中心太远,在这里说话,言词指不定还能飘到皇帝耳朵里。
而终南隐士形成潮流以后,皇帝也会派人去终南山招募人才。
于是久而久之,终南山除了少数真心想隐居的人,其余的都是一些等待明主有朝一日能慧眼识英才的人。
某种程度上终南山就是一个针对帝王将相的人才市场,所以终南山诗会对于李林来说就是一场招聘会啊。
第二天一早,李林便带着崔婉莹、李菊福还有一队侍卫赶到了终南山。
此次诗会的地点在终南山的太乙湖,太乙湖周围都是陡峭的山峰,偏偏中间是一汪清澈的湖水,湖水的波光倒映着周围的群山,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真是一个喝酒吟诗的好地方。
来参加终南诗会的人特别多,但大多都轻装简从,顶多带两个伺候的小厮或者侍女,哪像李林直接十多个侍卫开道。
其实李林也不想这么招摇的,但既然王府里都有间谍了,那保不齐哪里又冒出来一个刺客什么,所以还是小心点好。
李林这么招摇,长孙冲自然第一时间就发现他了,但他和李林在土地拍卖会上打过照面,还有一点小小的不愉快,因此不好出面招呼。
于是他便叫来房遗直:“遗直,你去和李林打打招呼,等会务必把他引到我们这个诗会来。”
此次终南山诗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