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82章 李林的考试,行测与申论?!(2 / 4)

不早就没了啊。

毕竟在他看来,这招聘的门槛也太低了,报酬又高的不像话,一个月有十五两。

都怪自己没钱买报纸,等拿到同学看过的《秦王旬报》,报纸都发行两天了。

但等他排队到了秦王府以后,才发现这招聘不是他想的那样。

进去以后,填了一份表,然后领了一块小竹牌,上面写着“壬申”二字,然后通知他三天以后来秦王府考试。

听说要考试,上官仪反而放心了,作为国子监的学子,他觉得在考试上,他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可这份自信在他拿到试卷的那一刹那就击的粉碎,这他妈都是些啥玩意儿啊?

没有常见的四书五经,经史典籍一概没有,诗词歌赋全然不见。

上面全是一些“根据以下数字,最有可能的选项是什么”“根据以下图形,最有可能的选项是什么?”诸如此类上官仪见都没见过的题型。

看着这名叫“行政能力测试题”的试卷,上官仪彻底坐蜡了,不过他偷偷看了看四周,发现懵逼的显然不止他一人,这也算是个好消息吧。

有了“行测”,自然就有“申论”。

申论的几道论述题,上官仪自觉还答的不错,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当一个教书先生要知道“秦朝为何能在战国角逐中胜出,又为何二世而亡?”这种问题,感觉这不是在招先生,而是在招宰相。

关于这点李林是这么对崔婉莹说的:“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如果志向不够高洁,品行不够端正,思想不够深邃,那么教出来的学生上限就不够高。这第一批学生是我的基本盘,所以关于老师,我宁缺毋滥。”

崔婉莹不懂什么是“工程师”,什么是“基本盘”,但她还是被李林说服了。

阅卷是崔婉莹先阅,遇到看不懂,有意思或者是很出格的文章就挑出来,由李林复审。

行测没什么好说的,都是客观题,有标准答案的,此次参加考试的一共两百二十五人,及格的只有十八人,不足十分之一,非常惨淡。

申论也大多没什么好看的,就比如第二题讨论秦朝为什么能一统华夏,然后又二世而亡。

很多人就直接把贾谊的《过秦论》抄了一遍,这显然是没领会出题人的意图。

不过其实申论题主要是个参考,真正作为招聘门槛的还是行测分数。

毕竟行测能及格肯定就能学会拼音,这样至少就能在李林的学校当一个识文的老师。

至于申论,李林其实是想看看在这群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