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孙无忌看完玄彬派人送来的情报之后,一时竟不知如何做想。
李林实在是他见过最大的异类,不仅与周围人格格不入,和这个时代也不相容,甚至翻开史书直至上古三皇时期,也没一个人像李林这般。
矛盾,这就是李林给他的综合印象。
不过来日方长,陛下这会春秋鼎盛,这场战役才刚开始。
就算李林日后不露破绽,其贪财好色的性格也足够设计一个陷阱让他跌入深渊。
针对李林的罗网密密实实的编织着,李林并没有察觉,但即使察觉他也不会去做什么,阴谋或许偶尔能成事,但在历史大势之前,不过就是巨浪前的一叶扁舟。
而李林此刻正在掀起巨浪。
玻璃虽然公元前的埃及人就能制作,但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都还算是奢侈品,就足见其产量堪忧,且大多都做不到晶莹剔透。
李林作为一个现代人,怎么可能满足于制作这种玻璃呢。玻璃制作的原理非常简单,二氧化硅在高温下会逐渐液化,其杂质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去除掉大部分,所以基本上拿沙子一烧,玻璃就有了。
但实际上二氧化硅要融合成可以塑形的液态需要的温度高达两千两百多度,所以一般得加入其他碳酸盐来降低其液化的温度,这就是古代玻璃不会晶莹剔透的原因了。
用现代工艺的各种添加剂降低熔点不现实,硬烧到两千多度成本又太高,好在李林还知道一种折中的办法,用草木灰替代碳酸盐,就能制出差不多算是透明的玻璃,而且液化点也降到了一千四百多度。
实验地点李林就选在忠毅庄附近,也只有这里有优质白色河沙,适合烧制玻璃,而且李林用的是来煤来烧制,如果放在长安城里,既惹眼,也扰民。
整个五月,李林不是在秦王府,就是在这里搞实验,民部那里他借口要帮扶忠毅庄,搞好麦稻复耕的试点工程便糊弄了过去。
到六月初,李林通过浮玻法制出了比较理想的玻璃板。浮玻法就是利用玻璃的密度比金属锡低,其液化点比金属锡高的特点,使液化的玻璃在液化的金属锡表面自然冷却形成平板。
金属锡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了,玻璃也很早开始制作,但平板玻璃的出现却要等到十九世纪去了,后世初中生都懂的物理原理背后,其实是人类几千年的智慧累积。
李林制作玻璃板自然不是用来做玻璃窗的,就现在这点产量还过于奢侈。
欧阳春是秦王府上的金匠,据他自己说是春秋欧治子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