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展示“学”这一门手艺,而且不带“学唱”,是真只学一些动物。
比如,驴呀,牛呀,羊呀,狗呀,蚯蚓呀……
身体模仿动物的形态,嘴里学着动物的叫声,走得是“发托卖相”和“口技”结合的路子,倘若使得地道,那听着是非常有意思的。
到了烧饼这里。
别的动物学得尚可,但到了学小狗时,只见他双手一提,舌头一吐,“汪汪汪”的,那可真是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发挥得相当好。
凭心而论,离手艺成熟还差点意思,但绝对在水准之上。
胡炎瞧得直点头,看来这家伙最近的手艺,确实是见涨了。
好事啊。
都赶紧成长吧。
观众们很善良,也很给面儿。
活儿确实太新了,头一回瞧,而且“学蚯蚓”之类的包袱,也确实很有意思。
于是,掌声和笑声同样纷纷送上。
等哥俩一段活儿使完,虽然没有要下满堂彩,但整个动静绝对不算小。
这让同行们有些傻眼。
小辈接小辈的场,竟然真给接住了,而且氛围还往上翻了一波?
没办法,脸上表情愈发复杂,心里只能期待后面出点什么幺蛾子。
因为这是必然的。
演出的氛围,只能升,不能降。
可德芸社的大辈,拢共就那么几位,他们能撑多少场?
剩下的场次,自然得靠小辈们来撑。
不但得撑,而且得保证氛围不掉,这难度可不小。
偏偏他们中手艺最好的曹芸金、何芸伟已经久不登台,转眼都半年没露过面。
所以如此一来,小辈们出点什么问题,那简直太自然了。
思绪各异,演出继续。
顺三接场的演员是李梗搭着侯振,曲目为《抬杠铺》。
绝对的濒失曲目,而且光听名字,就知道是包袱密集的那种类型。
再加上小侯爷那相当有标志性的碎嘴子,刚开始便让观众们乐个不停。
而同行们一瞧演员的安排,果然印证了自己的猜想,脸上终于松快了几分。
等着后头瞧好戏吧。
只是,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发觉,在相声门内,自己个顶个的有身份,有地位,原本来的目的,也都是奔着失传曲目来的。
可却在不知不觉中,竟然一门心思,只盼着德芸社出舞台事故。
当然,就这么个小小的愿望,也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