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〇二七章 M2型战机(3 / 4)

龙战长空 阳电 3072 字 2021-06-08

一代战机的性能必须全面压制f-15”。

“全面压制f-15”,这一回荡在苏联军事委员会委员、航空工业部官员和各设计局负责人耳旁的响亮口号,也说明了红色帝国天空的捍卫者们曾经是如何艰难。

对庞大苏维埃联盟的一线飞行员来说,在f-15的阴影下活动了逾十年时间之后,su-27才横空出世,然而倘若抛开一切主观因素评价,很多方面受限的su-27综合性能却并未取得相对于f-15的明显优势——除去内油航程完全占优,在决定战机综合作战能力的诸多要素,su-27的飞行性能与f-15不相上下,然而电子系统却落后甚多,如果不是因为f-15配套的aim-7m、aim-9l武器系统逊色于r-27rt、r-73组合,可想而知,两者的对抗交换比仍然会对苏霍伊不利。

这一切比较与考量,在两个世界里都和su-27系列战机打过交道,龙云当然心知肚明。

然而今天上午,听到谢尔盖*柯内舍夫的一席话,深度改进后的su-27m2已经具备了优于“鹰”的综合战力,这一方面固然让他欣喜,另一方面却也不无遗憾的想到,在当前全面战争的大背景下,看一看iapo、也许还有knaapo的生产安排,就知道m2型的前途会如何渺茫,这款纸面性能优异的大改款su-27恐怕要没有机会量产,也就不会在世界大战的天空之翱翔了。

关于这一读,他不失时机的向设计师提出,对此柯内舍夫报以一阵吐槽:

“可不是么,将军同志!这一读可真是让人心情不佳。

以我对局势的观察,这场世界范围的战争是不会很快结束,美国人,他们一旦要开战可没那么容易制服;那么情况明摆着,m型的性能改进并不显著,n011算是最大的收获,然而要说综合性能压倒f-15,我认为这还并不足够。

所以我一直主张,尽快完成m2型战机的测试项目,”说到这儿,柯内舍夫指了指稍远处的02号su-27m2原型机,“结构受力方面的项目现在都已经完成,为此耗费了一架原型机,进度也接近了量产程度;可是我一提量产,西蒙诺夫前辈就表示反对,他认为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协调iapo、做好su-27和su-24战机的大规模生产调度。

怎么说呢,身为一名设计人员,我对此还是感觉有些遗憾,您怎么看?”

“您是说,不支持量产m2型的事?”

作为一名穿越者,对眼下经历的战争结局十分关注,龙云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