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八八章 盘面与劫材(3 / 4)

龙战长空 阳电 3129 字 2021-06-08

*苏斯洛夫手指敲了两下沙发扶手,说话间微微颌首以应。

就是在不久之前,他在国防部与红海军元帅谢尔盖*戈尔什科夫会面时,也当面讨论过这个问题:面对苏斯洛夫代表苏维埃主席团的问询,元帅很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以红海军的装备构成和规模,无法在远海与美国海军抗衡”。

而对于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的最后堡垒”,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所谓“一举击溃”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谈。

在那并不遥远的旧时代里,在虽有工作热情、却只喜欢陆军的前国防部长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元帅压制下,苏联红海军的装备建设在七、八十年代一度出现了浅浅的断层;等到这位老先生终于在一九八四年见了马克思,戈尔什科夫才得以梳理军工系统的复杂关系、委任大批精兵强将放手大干,在主持红海军的十二年时间里建造了六十三艘956、1155型导弹驱逐舰(其中出口到中国六艘、另有两艘未及交付)、九艘1164型导弹巡洋舰、二十八艘新一代949a型(奥斯卡ii)攻击型核潜艇和数十艘常规动力核潜艇,以及共计三艘1143.5/6/7型重型载机巡洋舰(另有两艘在建)和大批军辅船,红海军的总吨位比一九八四年几乎翻了一番!

但是即使如此,面对舰艇总吨位仍居世界第一、尤其具备强大远洋作战实力的美国海军,位居世界第二位的红海军由于严重缺乏航空母舰和两栖战舰等大型舰艇,仍然无法在远洋上一举击溃西方世界的海上力量。

除此之外,由于地缘上的天然劣势,庞大红色帝国的四支舰队彼此分离、难以互相调动协调;在大战爆发后,苏联黑海舰队更是一直被围困在黑海,龙困浅滩、难有作为。

恶劣的地缘形势,一时半刻自然无法改变。

但是要说最麻烦的问题,还是黑海沿岸集中了苏联大部分的军事船舶工业,如果战争旷日持久的一直进行下去,红海军就算新下水再多战舰,也无法冲出海峡、补充其他三大舰队的战争消耗;不仅如此,三大舰队的舰艇保养、维修也同样因为失去船厂支持而难以为继,这一点对长期的持久战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总而言之,不论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还是受到先天地缘所限,远洋作战暂时还不是一种务实的选择;既然直捣北美是没有指望,如何理性的面对这场骤然爆发的世界大战、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就是苏维埃帝国领导人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

“……我们的海军,坦率的讲掣肘太多,很难冲出西方的包围圈完成作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