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梦境世界。
沈青山明白地球方面的顾虑,也知道自己的责任。
并不会任性妄为,因为他其实也怕死...
殉国是不可能殉国的,更别说在梦境世界殉国了...
...
赵宝刚现在已经开始率领斥候小队,在周边三十里范围内游弋。
十个小队,每队人,身骑快马,背负强弓,三筒箭矢,一柄腰刀,携带当天口粮。
以于阗镇为中心,向西扩散。
斥候小队每天必定回城复命,若哪一路没有复命,则说明那一路出现敌情。
赵宝刚亲率的斥候小队目标为喝盘陀方向,那是吐蕃大军最有可能来的方向。
满天的风沙中,一名精锐士兵打马上前,赶上最前头的赵宝刚,说道:
“赵折冲,时间差不多了,是不是让弟兄们休息一下?”
赵宝刚极目远眺,目之所及,除了飞山,就是走石。
只有右前方有一片不大不小的杨树林。
赵宝刚调转马头,绕行队伍一周,大声说道:
“兄弟们!前面杨树林,修整两刻钟!”
斥候小队沉声应是,没有大呼小叫。
在野外,体力是无比宝贵的。
这一点,当你在面对敌军斥候的时候,感受就会尤为明显。
两军大战,向来是斥候先行。
斥候,由军中最具有战斗力的精锐担任。
两军往往还未见面,相互之间斥候就已经交锋无数回了。
有时候,一份情报,或者说为了阻止对方获得一份情报。
斥候们往往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努力。
作为斥候出身的折冲都尉,赵宝刚自然明白斥候的重要性。
所以他亲自率队,就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赵宝刚回想着出发前沈青山那自信的话语,仍然震撼不已。
他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并未经历战阵洗礼的年轻人,能对战场有那么深刻的认知。
能识破吐蕃的声东击西之计,能改进千锤百炼的战场军械,能对形式做出那么准确的判断。
甚至能无比自信的说出,要全歼吐蕃右翼大军。
但这不耽误他相信沈青山。
尤其是当他看到了霹雳炮实际威力的时候。
事实往往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
他的工作,就是当霹雳炮将吐蕃耀武扬威的右翼大军砸的稀巴烂时,衔尾追杀,不放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