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楚青是何许人也?
竟然有如此大的功绩?
楚帝首重军功,凡是在军事上做出的贡献,从质量上来说,就比在民政上的贡献要高。
当今时期,也是大楚军人最扬眉吐气的时期。
这个楚青先是改良军械青云车,又识破吐蕃的声东击西之计。
其军事才能可见一般。
至于作为大儒宫长先生的弟子身份,在楚帝看来,反而不如前两者重要。
但也为其提供了足够的晋升根基。
楚帝威严说道:
“大楚有功必赏!楚青为大楚立下此等军功,该如何赏赐?”
这时,朝中众人相互看了看。
陛下这话的意思是要越过科举直接擢升了?
楚国选官采用科举制度,所有书生文人都需要参加科举,通过考试才能任职。
这个制度为楚国贡献了大量良才,是保证楚国繁荣稳定的基础制度。
但制度都是人建立的,有人的地方就有例外。
大楚皇帝陛下就是这个例外。
对于为楚国做出重大贡献,又得楚帝欣赏的英才,可获得直接擢升。
既然皇帝陛下有这个特权,又没有触动在场大臣的利益。
大家也乐得给皇帝一个面子。
国子监司业首先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楚青为宫长先生弟子,理应入国子监,掌教化之道。”
听到这话众大臣心中就是一跳。
好家伙,果然是文人相互。
这就直入中央了?
虽然皇帝擢升的品级必然要入流,一个流外官不是打陛下的脸吗?
但也分大小。
国子监录事虽然只是一个从九品下的职位,但是中央官和地方官无疑是两个阶层,直接擢入中央更是一步登天。
兵部众人也是内心窝火,楚青的才能明明体现在军事上,就因为是你国子监宫长大儒的弟子,就天生属于国子监?
兵部侍郎直接开口道:“司业此言差矣!楚青无论是改良军械,还是出谋划策,无不体现了其在军事上的亮眼才华,当为凉州兵曹参军。”
看戏的诸位大臣又是一惊!
兵部也是下血本了,凉州兵曹参军虽是地方官员,但是其品级为正九品下,比从九品下高出两个品级!
官场上一品一重天,两个品级的优势无疑足以抹杀京官和地方官的差距。
兵部、国子监大佬各执一词,其他大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