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询这就属于夸大了吐蕃对石堡城的决心。
他的分析不能说是毫无道理,只能说是胡说道。
吐蕃才多少人?
根据永镇年的吐蕃人口预计,所有部族加起来也就万不到的人口。
就算其英勇好战,能以五夫一兵的比例募集军队,撑死也就万大军。
这还是尽起全族做背水一战,国内所有生产放牧全部停止,完全为军事战争服务的前提下。
而且这万大军最多只能持续作战个月,不然粮食就不够!就得活生生饿死!
吐蕃赞普舍得在一个石堡城就用万精锐战士的命去填?
而且这个十万还是按照大楚步兵的实力来预估的!
以吐蕃的骑兵来算,其要攻下石堡城,没有万的人命填进去,想都不要想。
一个只有万不到人口的国家,拿万精锐战士的性命去填一座城,哪怕是号称大楚西国门的石堡城,指挥官是得多脑残才能做出这个决定?
真当大楚国内都死完了?
根据大楚永镇十年的国内人口统计,现有约万户,人口万余!
仅以十夫一兵的比例来算,可极限动员的战争人口高达万!
若考虑后勤保障、其他边境安定等各种因素,能对吐蕃直接用兵的人口也高达万!
如果没有日月山脉的阻挡,和吐蕃国严酷的高原环境。
两国在大楚境内直接放对。
吐蕃能被打到灭国!
从大一统王朝直接被打回部落形态!
农耕社会的优越性是白叫的?
不得不说,不同阶段社会制度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
正如游牧社会之于农耕社会,又如农耕社会之于科学社会。
沈青山背后的全球策略小组,在对梦境世界的本质认知上,比身为当地人的陆询,甚至是刺史这样的一方大员,都要深刻得多。
这是一种基于科学发展的降维打击。
陆询分析的立足点就是错的,后续的所有结论那自然更是离了大谱。
沈青山此刻的内心也是陷入了纠结。
原本的计划是以诗词交好长史大人,通过其献上吐蕃之计。
自己躲在幕后安心领功。
既舒适,又安全。
但自从以军械改良作为铺垫后,事态的发展就逐渐有些脱离了计划。
现在更是直面刺史大人,必须要做出决定。
只能感叹一声计划赶不上变化。
到底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