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写境,后两句写意,短短四行就将一副副画面跃然纸上。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今天去荒原五班的时候黄沙随风而起,虽然没有下雪,但是那种感觉却活生生地体现了出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李源这次孤身前往五班,是带着重任过去的,再加上在军报上发表了一首歌,成为了全军传唱的经典。
感觉后面这两句用在李源身上非常贴切。
以李源能力是不需要担心会缺少朋友的,而现在部队里谁不知道他?
好诗,每一个字都能敲动人心。
再看现在的打油诗,什么玩意?
张干事看到这首诗之后只觉得体内血液沸腾,有股劲想要宣泄出来。
这就是诗词的力量。
张干事已经完全置身于这首诗的意境里。
仿佛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晖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而自己就在这种场景里送别一位老友。
这么好的诗为什么不当面给我?
张干事先是疑惑,再次看到作者名后就失声笑了起来。
《一支钢枪》李源用的笔名是木水,而《送李源至荒原五班》的作者则是原子。
原子调个头就是子原,和木水相加正好是李源二字。
也就是说《送李源至荒原五班》这首诗是李源自己送给自己的,这么做就有点鸡贼了。
我这小师弟怪可爱的,还会不好意思。
张干事失声笑了起来,又将诗从头到尾认真读了一遍,最后发出一声感叹:“这首诗一定会火呀!”
一旦这首诗火了,那李源就真的是“天下谁人不识君”。
本来已经准备睡觉的张干事因为这首诗而一点睡意也无,起身来到办公室里将这首诗发到了刘桦的邮箱里。
刘桦在军艺工作的时候就喜欢写写诗歌,即使军报这边的工作再忙,诗歌这个爱好也没有落下,偶尔还会发表一两首小诗,没想到在全国诗歌学会里竟然混到了个副会长的头衔。
最近市里举办了一次诗歌大赛,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年轻一代的诗人,而最终获得冠军的人是另一位副会长的女儿贾丽丽。
今天晚上就是颁奖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