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观!(4 / 5)

具体的精神本质便是我提炼出来的这一条,不信你查一查嘉祐七年、治平四年、以及熙宁元年五月初颁布的敕令便可以得出这个结论……至于这条么……”

陈宓并没有虚谈精神,而是将每条律例涉及的敕令都给说出来,至于真正的敕令内容,则让秦少游自己查去,如是这般,秦少游提出来的十几个所谓的谬误,陈宓不需要查看,便将历年的敕令给一一道来。

秦观越听越是心惊,但他心中却是不太信服的,等到陈宓说完,他便到书堆中,将历年的敕令拿出来,按照陈宓的说法一一找出来对比对照,发现陈宓所举全无半点谬误,这下才算是被折服了。

“陈静安此人过目不忘,几如鬼神……”

许多年后,秦观与朋友说起来陈宓的时候如是说道,到了那时候,他犹然记得此时的震撼。

只是后来秦观记得是陈宓惊人的记忆力,但此时他却是震撼与陈宓在律法精神的独到见解。

秦观一边抄写一边对照自己学过的律法,一一印证,然后根据陈宓的几条法律精神的原则进行新的一轮印证,在抄写完之后,他蓦然惊觉,他的律法认知已经全然不同了,不仅仅如此,他对道的一贯认知也发生了改变,他发现,他认识世界的方法似乎并不那么对了。

原来,这便是真正的高人认识世界的方法么?

东西抄完了,秦观的任务其实已经完成了,但秦观却是不肯走了。

“你让我跟着你吧。”

秦观与陈宓道。

“为什么?你不是要去游历吗?”陈宓奇道。

秦观认真道:“我独不愿游万方,惟愿一识陈静安。”

陈宓诧异而笑。

原来,自己的魅力已经大到这个地步了么?

熙宁十年,苏轼自密州移知徐州,秦观前往拜谒,写诗道:“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秦观留下了。

陈宓的确是颇为欣赏秦观的,倒不是秦观的诗词,也不是秦观的名气,而是因为秦观的才能。

秦观出名是因为他令人柔肠寸断的诗词,被人深知的是他婉约派词人的身份,以及苏门四学士的大名,但却少有人知道,实际上秦观在政治上、军事上的才能是极高的,他有政治策论三十篇,军事策论二十篇,当代以及后世的知识分子都对其策论颇为赞叹。

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至于议论文字,乃付之少游及晁、张、无己……”。

而他的老师苏东坡在《辨贾易弹奏待罪札子》中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