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二十九章 开封府解试!(5 / 5)

和诗赋,所谓的基础,便是帖经与墨义,这方面倒是陈宓的强项,反而是诗赋要薄弱一些,毕竟这没得抄啊!

不过好在也不算难,张载给他培训了许多应试诗赋,按照规制作诗便是了,未必能有多高分,但得分不可能低的,只是解元什么的,陈宓便没有敢多想了。

若非时间紧迫,陈宓其实想等多一届再考,因为这可能是传统科举的最后一届了。

现在的考试方式是有弊病的,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

这一届之后,王安石便要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了,届时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

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

熙宁八年,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

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

这便是考士子的经世济用的能力了,这一块的能力上,陈宓认为当世没有能够比得上自己的。

不过时势如此,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好在总算是顺利地答完了,至于结果如何,便只能看天命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