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一十一章 简在帝心!(2 / 8)

你因循守旧,那我就锐意创新……

不过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做,仁宗折折腾腾,家底也花得差不多了,到了英宗这里,更是折腾得一塌糊涂,现在到了他这里……穷啊!

穷则思变。

这是没有办法的。

于今日的接见,或者说君臣奏对,赵顼是有期待地。

今日他有三个重要的会面,一个是王安石、一个是张载、一个是王韶。

之所以这三个会面是重要的,是因为他带着期待。

于王安石之期待,乃是一直以来的期待;

与张载之期待,乃是御史中丞吕公著的推荐,称赞张载学有本原,四方之学者皆宗之,赵顼想要多问多看;

至于王韶就简单多了,就是军事上的,王韶深耕熙河,上了一道《平戎策》,提出“收复河湟,招抚羌族,孤立西夏”的方略,挠到了他心下的痒痒。

期待有轻有重,在排序上便可以看出。

张载第一,王韶第二,王安石第三。

领导接见下属,当然不是第一为便是第一重要,排在最后的也不一定是因为不重视,有时候更可能是亲疏远近的区别。

与张载之会面奏对,如果只是看前半部,大约便是一个标准的君臣奏对,君臣两个客客气气地讨论。

赵顼问张载治国为政的方法,张载“皆以渐复三代(即夏、商、周)为对”。神宗非常满意——也有可能是装的,嗯……就是装的。

张载这些话其实不过老生常谈,但是符合赵顼的政治需求。

所谓渐复三代,也就是说现如今的状况与三代相差甚远,想要渐复三代,那就要要改革嘛。

只要支持改革,那便是自己人!

但具体措施呢……嗯,赵顼没有问,他大约觉得张载这样的读书人,是不大会懂那些吧,问了可能会让人尴尬。

于是只是确认了张载的政治倾向,赵顼便尝试提出让张载去二府(中书省枢密院)做事。

原本他不过是尝试这么一提,没想到张载点点头就应了下来。

赵顼这才真正开心起来。

之前接见过司马光,赵顼好说歹说,司马光就是不同意变革。

赵顼也提出让司马光去二府,甚至提出让司马光去担任参知政事,以参知政事的身份,将政事给承担起来。

——这大约就是让司马光当任官府首脑了。

宋朝是个比较神奇的,本来官府最高首脑该以中书令为长官,任首席宰相,中书省仅存空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