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我可对你有些刮目相看了,你小子什么时候也能把这么大的战争局势,分析的头头是道了?”
李云龙一本正经道:“老丁,你小子少瞧不起人了,咱老李可是一直跟着老赵学习呢!老赵说了,学习使人进步,不是我吹,就咱老李这段时间的进步,你和老孔俩人绑在一块儿,也没咱老李有文化。”
丁伟和孔捷鄙夷地“嘁”了一声。
“老丁,你以为呢?”孔捷又问。
丁伟摇了摇头,一脸无奈:“从南京作战开始,到上海,到徐州,再到丢了这半壁山河,国军英勇抗战的功绩咱们承认,可虽战尤败的事实,那也摆在眼前。”
“作为军人,作为一名爱国的中国人,我巴不得国军能够大败小鬼子,传来喜讯。”
“可我又不得不承认,对于可能发生在晋南的战役,我的看法和老李基本上是一致的。”
“够呛啊!”
孔捷沉默,心底万分感慨。
不知道是国军的悲哀,还是民族的无奈。
或许早在战役开始之前,预测到这场战争的各方将领、士兵、各界人士,甚至是百姓们,也并没有抱着多大的期望。
正面战场从抗日爆发以来。一路的溃败,国军的失败似乎已经成了大家理所当然的常态了。
偶尔打赢一次,顿叫人大喜过望!
“好,老李,老丁,那咱们就凡事往最坏的方面打算。”
“另外我就是想问你们一句,如果中条山战役开启,你们两个想不想掺和一手?”
“怎么个意思?”丁伟问道。
孔捷道:“晋南,特别是中条山区域,如果能一直握在中央军手中,咱们不能落下主动搞摩擦的嫌疑,自然就没有必要在那片区域发展什么根据地,可如果出现了最糟糕的情况,中条山失守,难道咱们就要把这大好的中条山拱手让给小鬼子?”
“所以我的意思是,晋南战役一旦爆发,咱们或许插不上手,等到结果出来,尘埃落地之后,如果出现了最糟糕的情况,中条山失守。
咱们提前派到附近的部队,就能伺机出战,在中条山上打游击,开辟中条山根据地,至少不能让小鬼子在中条山猖狂下去。”
丁伟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事我赞同。”
李云龙道:“我也同意。”
孔捷道:“那就好说了,咱们各回驻地之后,提前准备起来,在部队挑选出一支队伍,我看规模的话,不必太大,一个连也就够了,但必须是擅长山地游击作战的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