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秦万民都看到了咸阳的态度,也看到了扶苏的决心,一句话让百姓感激涕零,更是有了参与感。
以往他们做什么,干什么都是官府直接下令,他们只能接受和顺从。
可是这一道告国民书,让他们真正有了参与国事的感觉,他们不再是被动的参与,而是与陛下,与咸阳的九卿们一同为自己的未来去努力。
“不就是五年吗,哪怕是错,陛下会该,帝国会改,九卿们会改,我们难道还不能承受一个五年?”各地三老们都是笑了。
百姓的要求并不高,但是他们也是人,也想知道政令之下,他们去做是为了什么,有什么用。
“百姓不一样了!”金陵城外,樗里寻带着官员们微服私访,走入民间。
“哪里不一样,说不清楚,但是感觉变化很大。”左单犹豫了一下,他也看到了百姓的变化,在告国民书下达之后,整个大秦的百姓的精气神似乎都有了变化。
“他们眼里有光了!”樗里寻仔细的观察这百姓的变化。
以往的百姓只知道官府要求做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也不会去想这么做是对是错,有利还是有害。
因为他们对官府是有畏惧的,所以逆来顺受,长久之后,眼里的光都消散了。
但是扶苏的一道告国民书,让百姓知道,他们也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大秦与他们同在,大秦在蓬勃发展,在试着为他们寻找出一条通往富裕繁荣的路。
而这一切需要他们一起去参与,陛下与他们同在,哪怕是错,大秦与他们一同承担。
这让百姓对生活也就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向往,曾经失去的光,重新回到了他们的身上。
“大秦是年轻的,而百姓也是年轻的!”左单笑了。
这个帝国不再是自己砥砺前行,而是有着万民一同抬着前行,哪怕是错,也一起走,大不了错了一起扛。
“陛下,做的比我好!”樗里寻欣慰的笑道。
换做是他,可能不敢下这样的国书,因为会担心百姓的抵触,但是扶苏却这么去做了,而他也低估了大秦的百姓。
“只有敢于尝试,才会成长,哪怕是帝国也是一样!”李斯笑道。
他们的秦蓝策只是给陛下一个思想,怎么去做,还是要看陛下自己,但是扶苏却去做了,还做的很好。
“这恐怕也是天下第一个敢承认自己会错的君主,也是第一个敢承认自己会错的帝国吧!”杜茂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