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七十六章 工程与货币(5 / 6)

换额度。

很多人以为黄金和白银越多越好,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甚至是一个致命的观念。

为什么这样说?

黄金白银只是一般等价物,本身并不具备使用价值。

或许有人会说,那为什么还有人愿意承认黄金白银的价值。

首先黄金白银之所以“有价值”,那是物以稀为贵,其次是人类社会赋予其“货币属性”。

一旦黄金白银的稀有性遭到破坏,或者一部分区域不承认其货币属性,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别以为黄金白银的稀有性是固定的。

比如现在,大流求的金瓜石金银铜复合矿已经进入开采阶段,每个月可以生产黄金50~80公斤、白银150~300公斤、铜3~6吨。

假设现在人革联的辖区内,总生产力没有办法短时间内大规模提升,而又允许黄金白银作为货币自由流通。

那会造成什么后果?

后果就是黄金白银疯狂涌入,然后导致物价飞速增长,但生产力和公民工资却没有办法跟着暴涨。

这就是通货膨胀式的贫穷。

明朝中后期就是遇到了这种致命情况,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尼德兰人等西欧国家,将中美洲开采出来的金银运输到东亚,然后购买茶叶、瓷器、丝绸之类的产品。

而明朝又不需要从西方国家大规模采购产品,导致明朝出现严重的贸易顺差,但这种贸易顺差,却没有给明朝带来太多好处。

数量惊人的白银源源不断涌入,除了不断抬高物价,还能拿来做什么?

你说我拿黄金白银去购买东南亚的粮食?

以那个时代的航海速度和成本,运输回来的粮食价格,又竞争不过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的国产大米,无利可图的粮食贸易,那个海商会干?

封建时代的黄金白银,就相当于现代的信用钞票。

货币的发行量,是要和社会总生产力挂钩的,否则货币大规模超发,后果就是物价飞涨。

而封建时代的金银铜货币,存在一个很多人忽略的大问题,那就是不具备“防伪”功能。

现在人革联就是这样操作的,境内严禁使用金银铜作为货币,而对东南亚各地的贸易,却大量使用金银货币,去采购当地的粮食、矿物、香料之类。

金银更换物资,看似大家都双赢。

但别忘记,金银本身又不能当粮食布匹,只能不断抬高当地的物价。

在北方迁移移民的过程中,人革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