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一十七章 冰与温室(3 / 6)

盐碱化、海水渗入沿海地下的巨大风险。

因此开采地下水只能作为应急手段,绝对不能作为日常手段。

同样关中平原,也在附近的秦岭等山区中,建设水库和冰库。

除此之外,唐菲林还展开了一个大工程,那就是土地标准化运动。

对关中平原、巴蜀盆地、汉中盆地、河西走廊、银川平原、汾河河谷,展开土地标准化的建设工作。

具体方案就是将耕地平整,具体就是10亩为一块,一片区域内的耕地尽可能抹除高度差,一户人家的农田尽可能分配到一起,免得东一块西一块,还高低不平。

因为接下来要推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东一块西一块,还高低不平,对于机械化的影响太大了。

幸好现在被纳入开发的区域,农业区都在平原上,山区里面的人口已经尽可能迁移出来。

现在只有平原边缘,或者大河流两岸的山区,才有一些开发价值。

特别是巴蜀两州,那些深山老林就算有耕地,那也是零零散散的,生产了农产品还要面临运输难题。

现在全球各地的平原区都没有完全开发,与其让民众在深山老林种田,还不如将人迁移出来。

梯田那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如果有选择,谁愿意在山里面种田。

同时标准化农田计划,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减少农田差异化,毕竟各地的农田有好有坏,虽然通过抽签排号,保证了分配过程中的公平公正。

可分配到下田的农户,肯定是高兴不起来的。

通过建设标准化农田,就可以减少这种差异化,保证相对公平。

关中平原、银川平原、河西走廊的标准化农田还比较容易。

而汾河河谷、汉中盆地、巴蜀盆地的标准化农田,则显得非常费力,主要是地形限制。

但是这项工作又必须做,因为只有完成标准化农田的建设,这些地区才可以跟得上时代。

农业的发展不能将就,不然就是一部分农民,会成为被时代抛弃的人。

巴蜀盆地、汉中盆地、岭南珠江河谷,这些看似不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地方,其实并不是不能改变的。

现在每一户农户拥有的农田,平均都在60亩以上,北方地区则达到120亩以上。

不像后世有些地方,人均零点几亩的耕地,那还搞个毛的机械化生产,农民自己拿锄头都可以翻地,还请什么拖拉机和收割机?钱多吗?

而且平整好的标准化农田,还有利于统计工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