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七十六章 工程与货币(2 / 6)

或者物资,从而让民众获得相对稳定的生活来源。

这个模式是有前置条件的。

第一,官方有足够的物资储备。

第二,对基层有足够的管理能力。

有这两个条件之后,才可以进行大基建的投资建设,拉动经济进行循环。

而古代封建王朝的徭役,那是杀鸡取卵式的公共工程,又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能够长久维持徭役工程才是见鬼了。

其实西汉的官营工厂模式非常好,如果可以引入有偿劳动的模式,凭借西汉的官营工厂、茂陵制,是可以大规模进行基建工程的。

只可惜中原王朝的很多先进制度,总是陷入人亡政熄、改朝换代的死循环之中。

此时的宋师道,就是想不明白,人革联为什么可以让民众兴高采烈的接受“徭役”。

直到他走到一个刚刚改造完成的供销社前,才知道答案。

供销社前,此时一大堆妇女排着队,每个人都提着竹篮,有相互认识的妇女,正三五成群的讨论着。

“翠花,你家老汉不干挑夫了?”

“他去城西的大法寺做工了,一天80晶币。”

“听说去修码头的钱更多,就是不能随便回家。”

“那些贵人们之前不是说,新朝要没收土地和粮食……”

“呵呵……他们那些家里面一大片田的,和作奸犯科的才要没收,咱们又没有犯法。”

“我就娃子说了,学堂先生要他们多读书,免得日后被人给骗了。”

“那帮地主老财,就知道收租子,还勾结公差欺负咱们,还是新朝好呀!”

在那七嘴八舌的吴音之中,宋师道这才知道他以为的“徭役”,其实是有钱拿的,怪不得那些民众兴高采烈。

只是人革联的钱粮难道如何供应?

虽然他知道人革联查抄了江东世家,肯定收获非常多的钱粮,但这些粮食总有用完的那一天,而亩斤税又是人革联的根本政策,以后的钱粮如何获得?

在思考之中,他被宋玉致拉着进入了供销社里面。

这个供销社,其实就是一个大型的超市。

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并不是夸张而是真的琳琅满目。

特别是那一架子的玻璃制品和玻璃镜,简直是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宋师道小心的拿起一个绿色的玻璃杯子:“这是药玉做的,竟然如此便宜。”

货架上有标注价格,杯子上有贴了一张有数字的标签,他这几天恶补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