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三十章 航电和发动机,我们来配套!(5 / 6)

大国工业 华东之雄 5852 字 9个月前

如果您需要的话……”

“什么飞机?”秦锋有些好奇。

塔什干工厂除了生产伊尔-76之外,还生产伊留申设计局的支线客机伊尔-114,如果是后者,那就没什么意思了,毕竟伊留申的客机肯定没有空客的客机好用,如果是……

“原本给苏联空军准备的a-50预警机的机体,机体已经安装到位了,如果是以前的时代,这些飞机会送到相关的改装厂接受改装,但是现在,飞机是属于我们的,而大毛方面并没有购买的意思,所以……”

秦锋的心中那叫一个兴奋,这是想要什么就来什么啊!自己的主角光环就是这么牛!

a-50,红色帝国最强悍的预警机!

把雷达搬上空中,从而获得对地面的监控能力,这是从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成为主流的空中预警机方案,不过,技术难度太大,尤其是过滤地面杂波的难题,困扰住了很多人。

全世界能研制大型预警机的,也就是美国和苏联两大巨头了。

美国就不说了,搞出来了e-3预警机,已经成了北约标准,小弟英国自研过猎迷预警机,后来由于缺陷太多,被迫放弃,老老实实地从美国进口。

至于老毛子,最开始的时候在图-114客机的基础上,改进出来了图-126预警机,背上背着一个大盘子,能观测到370公里之外的空中目标,但是,缺乏从复杂地面杂波中过滤目标的能力,只能用在海上搜索,并不实用。

所以,图-126预警机很快淘汰,老毛子又开始在伊尔-76运输机的基础上,改装出来了a-50预警机。

这次预警机终于具备下视能力了,可惜还有缺点因为缺乏数据链,所以同时指挥的飞机数量只有十几架,相比之下,美国的e-3预警机能同时引导上百架飞机作战。

不过,这对老毛子也不算什么难题,既然同时指挥的数量少,那咱们就多生产一批啊!

1984年,这种飞机才刚刚定型,就开始了大批量生产,到苏联解体,生产出来了三十多架,平均每年生产四五架!

如果还是曾经那个强大的帝国,这些飞机根本就不够用,但是,苏联已经没了,大毛空军的实力大减,不用说新的飞机,就连之前的飞机都用不了,封存了一大批。

所以,塔什干工厂这里几架刚刚造好了机体的预警机,想要卖给大毛,那根本就不可能,而卖给其他国家?

其他国家也用不上啊!

这飞机是按照预警机的标准来改装的,机背上有天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